手機賬單出現「系統式」通話或數據用量,每半或一小時就「定時」出現,用戶均否認曾使用,懷疑電訊供應商紀錄系統出錯。議員建議事主向電訊管理局會投訴。
讀者麥先生使用電訊盈科手機服務,早前到內地公幹,後接獲賬單,收費紀錄甚詭異:顯示他3日內曾11次致電本港另一電訊公司之留言信箱號碼,每次約0.1秒致電紀錄後連隨出現來電紀錄,通話時間多為10數秒,其中一次接近一小時,導致近千元國際漫遊收費。
致電時間十分準時
黃先生同為電盈用戶,早前接獲賬單,指他兩日內曾15次致電奧地利,須收取逾2,000元長途電話費;惟紀錄顯示之致電時間十分「準時」,均為凌晨1時至早上7時,每小時的00分或05分;大部份通話時間是28或29分鐘。
就麥先生的個案,電盈表示正跟進中,截稿前仍未有回覆。至於黃先生的個案,該公司指調查顯示長途收費正確無誤,為維持良好客戶關係,已建議以折扣價收費,惟遭黃先生拒絕。
自動更新被徵費用
彭小姐8月在one2free購買新手機及轉用該公司服務,月費$175,惟收到第一期賬單,竟收取近2,700元。翻查賬戶,費用由數10萬KB的數據用量所致;部份使用時間「定時」為每小時的第10分鐘,維持在朝10晚11時之間。
CSL回覆,經調查後確認彭小姐曾使用流動數據服務,已向她建議新月費計劃並獲接受。彭小姐表示該公司指她的手機部份軟件設定為自動更新,定時使用GPRS更新資料導致收費;已按該公司建議更改設定,免再被徵費。
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譚偉豪表示,出現「系統式」收費,除了電腦出錯,也可能因手機中毒所致;智能手機(smartphone)的中毒機率較高。遇上同類情況,他建議市民向電訊管理局投訴,由該局向電訊商索取資料核對,或向消委會投訴。檔案編號:0923032、1123036、1128052
「準確按時計賬計劃」自願參與
電訊管理局的「準確按時計賬計劃」,是按國際標準所制訂、確保準確量度通話時間及計算通話費用的計劃,適用於按使用時間收費的公共電訊服務,營辦商可自行選擇是否參與。參與者要遵從該局制訂的品質保證程序,定期檢查內部程序,確保符合準確的準則。現時參與計劃的流動網絡營辦商包括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PEOPLES)、香港移動通訊有限公司(CSL)、和記電話有限公司(3香港)、HongKongTelecommunicationsLimited(電訊盈科)及數碼通。
即使電訊營辦商沒參與計劃,仍受電訊牌照條款約束,確保所使用的計時及計賬設備準確可靠。
有關「準確按時計賬計劃」可參閱電訊管理局網頁 http://www.ofta.gov.hk/zh/b_m_issues/compliance.html
資料來源:電訊管理局
社會服務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傳真:37112468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各類表格: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forms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