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兩隻新股上場,譚木匠(837)由頭帶到落尾,以全日最高位3.93元報收,較招股價高出52%,這家從事賣梳的公司發售股數僅6250萬股,賣點是散戶唔易抽中,一手中籤率僅4%左右。至於另一隻新股德國塗料生產商星亮控股(955)則高開低收,報37.70元,高出招股價不足2%,計及手續費得個桔。
譚木匠產品雖極富傳統中國文化特色,但賣梳與木製飾品這類手作製品,竟然可以大炒特炒?相反星亮是德國200年老店,行業技術出眾,其符合歐洲環保標準的水溶性塗料只是少數生產商做得到,多家著名豪華轎車廠及國際主要手機生產商如三星及LG均為其客戶,預測PE低至8倍,如此背景,股價表現竟與譚木匠差天共地,只能歸因於貨源落在誰手。
估值貴唔係問題
說到增長,星亮去年完成收購上海、惠州及天津廠,令今年上半年中國業務比重增至24%,目標兩年後中國業務超過歐洲,到時大可改名星亮中國,鬼佬或會更Buy。
市場口味難料,不過半新股中暫時最有賣點應數中國玉米油(1006),昨升13%,收報6.13元。炒通脹預期柴米油鹽樣樣加,食油亦唔例外,玉米油加添健康食用油概念,而且有自身品牌毛利上望空間大,更易吸引熱錢買上。估值貴唔係問題,春天百貨(331)估值貴到離奇,依然長炒長有,最重要係憧憬古仔是否吸引。
歐陽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