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企理交樓後發現缺點難追究踢爆化妝樓四大破綻

外表企理交樓後發現缺點難追究
踢爆化妝樓四大破綻

置業除要留意樓宇質素及附近環境,亦要慎防買中「化妝樓」。現行法例對此保障不足,專家提出「化妝樓」4大破綻部份,建議準買家睇樓時要留神。 記者:甄嘉儀

中原註冊測量師朱智銘表示,「化妝樓」是指單位有漏水或結構上問題,但原業主未有根治,透過批盪、髹油及貼牆紙修飾缺點。他說:「一般較常見的問題主要是石屎剝落、鋼筋外露及滲水等。」

宜揀有人住過單位

買家如交吉後才發現買中「化妝樓」,現行法例並沒有提供保障。
律師徐家駒指出,由於買賣雙方是以「物業現況」交易,即使交樓後才發現單位出現問題,買家亦無法向賣方追討索償,建議買家驗樓時要檢查清楚。
香港業主會會長佘慶雲指,不少炒家會將單位翻新後放售,他說:「不少買家見單位外表企理,以為不用執漏,可節省裝修費用,最終反而得不償失。」化妝樓多在舊區出現,特別是15年樓齡以上單位,此外大型屋苑亦不乏「化妝樓」。
佘慶雲稱:「宜揀選有人居住過的單位,即使有瑕疵,起碼可減低買中『化妝樓』的機會。」
要拆解購入的單位有沒有「化妝」,朱智銘建議買家細心觀察天花、牆身、地板及窗台4個較易有破綻的部份。

大型屋苑不乏「化妝樓」,買家須提高警覺。 資料圖片

化妝樓特點

●窗台髹上啡黃或較深色的油漆
●牆身明顯有新舊油漆痕迹
●天花及牆身會釘上木板後再貼牆紙或髹油
●地板出現高低凹凸,只換了其中數塊地板或鋪上地毯
●家具擺放不尋常
●物業樓齡與單位外觀有差異

-問題多靠遮補掩飾-
天花 批盪跣灰易鬆脫

朱智銘解釋:「用伸縮棒敲打天花及牆身,如發出較響亮聲音,或出現結構性問題,如批盪鬆脫或剝落。同時亦可留意天花批盪、跣灰做得好不好,如天花曾剝落,只用英泥修補,不可根治問題,因英泥在風乾後會收縮,牆身產生的空位會引致再度剝落。」

窗台 深色油漆遮痕迹

朱智銘稱:「部份化妝樓,窗台或曾出現滲水,留下啡黃痕迹,所以會髹上較深色,如啡黃色調掩飾水迹,或擺放傢俬遮掩。」

地板 鋪上地毯藏發霉

地板若屬新鋪上,要檢查是否平滑整齊,如出現凹凸,日後容易積水。若只更換其中數塊地板,或鋪上地毯,則要問清楚業主,有否出現發霉變黑等情況。

牆身 木板掩飾滲水痕

留意牆身可有在釘上木板後才貼牆紙,或油漆出現新舊兩色,發現這些情況,可能是為遮蓋牆身滲水痕迹,漏水部份主要常見於廁所及近窗邊牆壁,檢查時應試行冲廁、開關水喉,留意可有明顯滲水。

日間、雨後驗樓最佳

佘慶雲指,最佳驗樓時間是早上10時至11時,及下午3時至4時,下雨後更佳。他指日間驗樓最大好處是看清楚單位問題。

預留執漏支出

不過驗樓師詹濟南指出,由於「化妝樓」很多時都是「有心人裝無心人」,即使屬經驗豐富的驗樓師,亦難以百分百驗出有問題的樓盤。詹濟南表示,部份大型屋苑,如美孚新邨常有「化妝樓」,加上一般經紀清楚單位特點及可有「化妝」,即使準買家帶同工具驗樓,或會被地產經紀影響,未必能發現問題,建議買家最好預留2至7萬元作執漏支出。

自行驗樓工具

工具:鏡 用途:檢查外牆及窗戶
工具:電筒 用途:於黑暗地方作照明用
工具:波子或乒乓球 用途:檢驗地板鋪砌及窗台是否平滑
工具:報紙或紙巾 用途:檢驗漏水地方
工具:有通電指示的三腳電插頭 用途:檢查電源狀況
工具:相機及紙筆 用途:記錄跟進執漏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