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研直接投資香港可買樓、設廠併購 邁向自由兌換跨大步

人民幣研直接投資香港
可買樓、設廠併購 邁向自由兌換跨大步

【本報訊】在人民幣逐步走向國際化的政策形勢下,中央繼續推動本港作為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深度及廣度,包括擴大人民幣發債規模及發行機構種類,並彈性處理跨境貿易相關的項目及賬目融資範疇。特首曾蔭權昨在北京更引述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首次開宗明義,將探索在港使用人民幣直接投資(DirectInvestment)等發展的可行性。 記者:劉美儀

消息稱,此舉標誌着人民幣資本賬項目進一步開放的里程碑,在人民幣全面自由兌換前,先確立為地區化貨幣的演進過程中,本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橋頭堡角色,地位將更形鞏固。
中央若允許以人民幣為計價單位,直接在港進行投資,意味內地企業機構,可用人民幣進入本港,作併購投資、設廠興建等實業性投資,但不包括股票類等非直接投資;個人居民亦可能通過離岸公司形式,有望以人民幣來港買樓買地,惟具體投資領域及限制,仍待當局研究後公佈法規為準。過去內地企業來港投資,須獲監管當局批准進行結售滙,人民幣資金才能流出境外。

擬擴人民幣發債規模

曾蔭權昨在北京述職後引述溫家寶指出,中央會繼續推進在港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探索人民幣貿易融資、賬目及項目融資,並使用人民幣在港直接投資等多種人民幣流通的業務;此外亦會擴大人民幣發債規模、增加發債機構種類等發展。
消息說,因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及發債等兩項政策已出台,特首引述溫總意見,就擴大相關政策時,亦以「繼續推進」及「推動」等形容,反映此等寬鬆措施應會較快落實。
據悉,擴大發債機構類別,可能包括內地非金融機構的企業,以及沒有設立內地子銀行的本港金融機構;至於探討的人民幣賬目及項目融資,是以跨境貿易為基礎衍生的相關融資業務,如貿易方購置內地發電機組涉及的項目融資。

港銀行或可發人債

據了解,截至11月底,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額(包括清算行及代理行兩種渠道)累計達4.9億元人民幣,上月底本港人民幣存款額則維持約570多億元人民幣。
康宏證券及產管理董事黃敏碩形容,中央對人民幣直接在港投資進行探討,是人民幣國際化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顯示隨着人民幣逐步開放,本港作為離岸中心的地位及投資品種,會相應提升。恒生銀行(011)投資顧問服務主管陸庭龍亦指,人民幣全面自由兌換前,會先確立成為地區化貨幣的過渡階段,因此擴大人民幣發債規模,推進跨境貿易結算及融資,相信當局會大力做且加快落實。

話你知:直接投資不包括股票

直接投資(directinvestment)是指以取得或擁有公司或企業法人,或以直接參與其經營管理為直接目的的國際投資,這不包括一般的股票投資。至於間接投資(indirectinvestment)則指僅以取得利息或股息等形式的資本增值為直接目的的國際投資。一項投資是否構成直接投資,主要視乎其投資者是否能有效地控制、或參與管理作為被投資的對象。

溫家寶提出支持香港金融中心發展措施

1.繼續推進在港進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探索發展人民幣貿易融資、賬目融資、項目融資和用人民幣在港直接投資等多種人民幣流通的業務
2.推動人民幣債券業務在港發展,包括擴大發債規模、增加發債機構種類
3.繼續支持和鼓勵內地企業來港上市
4.促進上海和香港證券市場合作,對於在上海市場引入港股ETF及CDR等具體措施,有關部門會認真研究,提出可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