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谷內部消費,是中國來年支撐經濟增長的主要手段。鼓勵消費,少不免要賣廣告。上月中,每年一度的中央電視台黃金資源招標會舉行,經過競標後,央視黃金時段廣告招標額達到109.66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的92.56億元高出18.47%,可見商戶對內地消費前景充滿信心。
去年7月上市的中視金橋(623),主營內地傳媒廣告,更是央視廣告時間的最大私營銷售代理商之一,是消費熱潮的受惠者。集團早前發出通告,宣佈於央視2010年承包資源廣告經營代理權招標會中成功中標,取得5個優質欄目廣告時段的獨家代理權,刺激股價衝上2.77元,其後調整大半個月,昨日見有突破迹象,要留意。
業務穩定性提高
中視金橋中標的欄目,包括央視一台的《晚間新聞》和《新聞30分》,以及央視四台的《中國新聞》廣告套裝、《海峽兩岸》和《走遍中國》。現有的央視一台、二台及四台廣告時間合約,於今年底約滿後雖不會重續,但今次投得的欄目質素更高,例如《晚間新聞》收視率較現有的《媒體廣場》高出1倍。
值得注意的是,今次中標的欄目,集團在2011和2012年有優先續約權,而且早前簽訂的央視七台廣告時間5年包銷合約(2013年底止屆滿),依然有效。中視金橋的缺點是「今年不知明年事」,每年參與競標,能否中標總有變數,上述的優先續約權和較長期的包銷合約,可提升集團業務的穩定性。
每股持淨現金1.26元
以往央視很多重要欄目長期被個別代理公司壟斷,央視今年調整競標辦法,新增一項「承包預售產品」,讓其欄目廣告時段更公平公開地向市場開放。據內地專家分析,新安排對資金較充裕的上市公司有利。中視金橋在通告中明言,承包資源廣告經營代理權招標政策帶來難得的機遇,讓集團得以獲取以往未能取得的優質頻道黃金廣告資源,為股東爭取更大的利益。
集團上半年營業額近3.21億元,增長近35%,溢利卻大減72.4%至1235萬元。不過,溢利倒退主要是因為與央視七台訂立5年包銷合約,涉及非現金成本1185萬元,而去年則有一項非營運收益1145萬元,兩者一來一回2330萬元,可見實際業務非太差。管理層早前表示,經濟回暖,相信全年廣告價格仍有雙位數增長。
現金多是中視金橋的另一優點,截至今年上半年,集團持淨現金約7.1億港元,相當於現市值的55%。以現價2.28元買入中視金橋,每股所含的資產中約有1.26元是現金,財政十分穩健。
買賣策略:可於2.33元或以下買入,短線以2.77元為目標,跌破2.09元止蝕。
邱古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