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嘉雯報道】出家人兩袖清風、無兒無女,老來病痛誰來承擔?天主教香港教區神職人員及會士保健委員會早前建議教區加強神職人員及會士的安老服務,委員會主席、副主教陳志明指,不少神父、會士年事已高,不容易參加醫療保險計劃,但會考慮為年輕的修道人士集體購買保險,又計劃明年初訂立神父退休年齡。
陳志明指,教區內神父平均年齡64歲,部份身體情況未如理想,需要醫療服務,普遍到修會的醫院求醫,醫院或醫生通常向神職人員提供折扣,「有時半價,有時啲醫生甚至唔收錢。」
教區會負責教區神職人員的醫療費用,修會則負責會內的神父、修士及修女;教區神職人員及會士保健委員會憂慮,未來的醫療開支越來越大,建議教區及修會為神職人員購買醫保,陳志明說,「以前計過條數覺得未必化算,我哋成大棚人,好多都年紀大,唔受保,保金隨時大過醫療開支,唔值得,但係年輕嘅可以考慮買。」
訂立神父75歲退休
在天主教醫生協會及護士會協助下,教區2004年起在各堂區成立醫療隊,每隊由一名醫生及三名護士組成,另於教區層面設立專科醫生及牙科顧問隊伍,成員包括營養師、物理治療師及臨床心理學家,「係教友主動提出,佢哋好知恩,覺得神職人員對教會、對社會有好多貢獻,所以幫手,效果好好。」
陳志明解釋,若神父感到身體不適,可致電醫療隊查詢,不需要動輒到醫院求診,「試過有神父夜晚成個人發㷫、手震,擔心唔知係咪有心臟病,問咗醫生,醫生教佢點樣平靜番落嚟,咁就冇事,唔使去醫院。」醫療隊更會為神職人員注射流感針及舉辦疾病預防講座。
陳志明預計明年初推出《新牧民手冊》,按照主教退休的安排,初步計劃容許神父在75歲退休,「70歲就可以退到二線,做多啲牧民工作,做少啲行政,雖然做得神父都準備拎條命出嚟,唔會咁斤斤計較,不過想有個年齡畀神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