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即將來臨的除夕狂歡派對,不少人會趁機開懷暢飲至酩酊大醉,豪飲後很多時會難以自制地嘔吐大作,但小心力度過猛引致食道撕裂,嘔吐之餘更嘔血。有腸胃科醫生指,嘔吐很難控制力度,隨時會拉傷連接食道與胃部的黏膜,嚴重更會弄穿食道引發大出血,嗜酒一族要特別小心,若不及時止血會危及生命。
記者:鍾麗霞
吐血是多種上消化道疾病的症狀之一,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胡興正指,不少吐血病例均由嘔吐用力過猛引起。他解釋,嘔吐物從胃部噴射出來的衝擊力可以很大,有機會因弄傷食道導致吐血,此類病例也算普遍,「胃同食道中間有塊黏膜,嘔得大力就會整損黏膜,輕微可以自己好番,如果衝力好大,可以連條食道都整穿。」曾有患者大量飲酒後,先吐出嘔吐物,因用力太猛,隨即再嘔出「一大灘血」,需立即送院治療。
胡興正指,患者送院後一般會接受內窺鏡檢查,確定出血的位置,再以藥物止血,通常數日可康復,患者或需服食減少胃酸的藥物一段時間,雖然一般不會留下後遺症,但他勸喻市民不要過量飲酒,「飲酒之後要嘔,唔係自己可以控制到力度,如果唔想嘔到出血,唯一預防方法係少飲啲。」
嚴重出血難找源頭
雖然近年有不少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由幽門螺旋菌引起的胃部及十二指腸潰瘍個案也有減少趨勢,但胡興正表示美國數據顯示,上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仍高達7%至10%,死亡個案多數是由慢性疾病引起的出血,例如因肝硬化引起的食道靜脈曲張導致的吐血,即使能成功止血,患者很多時也會死於本身的長期病。另外,心臟病人長期服食薄血藥,有機會因胃潰瘍出現吐血症狀,也屬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原因。
胡興正表示,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常用方法包括氬離子凝固術,或使用內視鏡止血夾等幫助止血,又或以腎上腺素令血管收縮止血,但他指有時因出血嚴重,使用內窺鏡檢查,一時間也未必能找到出血源頭,增加治療的難度,遇到這種情況需要先盡量清理積血,才能準確找到出血位置及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