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樊綱相信,明年中國經濟仍有8至9%增長,出口有可能恢復雙位數增長。國家商務部副部長鍾山亦預料今年對外貿易,特別是出口極有可能會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出口大國。
來年出口料增逾10%
不過,經濟回升的訊息不值得喜悅。鍾山示警指,目前外貿正面對「大而不強」之局,貿易結構存在問題。中國社科院財貿所所長裴長洪認為,「這只能說在危機之下,我們比別人降得少點兒。」
鍾山預計,內地今年出口下降幅度為16.5%,進口降15%。多年來內地出口產品以量大價低,來取得海外市場份額,值得注意是此亦令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勢頭且不斷蔓延。「如果中國的對外貿易結構不調整,單純靠規模擴張是沒有前途。」
清華大學中美關係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認同鍾山說法,「中國的出口金額達到發達國家水準,但產品仍是發展中國家水準。」他續說,中國出口金額中有一半來自加工貿易,內地廠家從進口100元(人民幣.下同),加工之後再出口120元,廠家和牽涉其中的行業只能賺20元,中國要改變「保母抱孩子」的角色。
法國巴黎證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陳興動指,明年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勢頭基本確定,但外貿增長、通貨膨脹、流動性及國際形勢不確定。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指,明年中國經濟任務不是保增長,而是使上升周期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