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圍城》雖是娛樂片,但拍出了百年前香港人的歷史傳奇。香港作為英國殖民地,在滿清末年即介入中國革命事業中,從商人、知識份子到販夫走卒,有不少人參與反滿救國運動。而在一場保護孫中山來港活動中,與滿清派遣的殺手間的鬥爭,就是這部影片的緊湊故事。
影片是不是有一點點歷史根據,即清廷在孫中山一九○六年來港時,是否有過暗殺他的計劃,未能根究。不過影片開頭一段楊衢雲被清廷派人暗殺卻是真事,而且在中國歷史和香港歷史上,有深遠影響。
楊衢雲是比孫中山更早領導革命、從事推翻滿清活動的香港人。他和孫中山共同創立興中會,並選為首任會長,領導興中會五年之久。歷史學家唐德剛在所著《晚清七十年》中,對楊的活動記述甚詳,並認為「革命應從楊衢雲說起」。
一八九○年,楊衢雲在中環創立「輔仁文社」,一八九五年與孫中山創興中會,一八九八年拍的照片,楊坐前排正中,孫站在後排,可見楊的黨內地位猶高於孫。孫中山最早的革命口號是「驅除韃虜」,後楊衢雲認為不能只是反清復漢,而應廢除帝制,於是才有「締造共和」的口號。
一九○一年,楊衢雲在結志街五十二號樓上寓所,突被清廷派來刺客衝入謀殺,卒年僅四十歲。遺體葬於跑馬地墳場。
一九九六年港府成立了「中山史蹟徑」,將孫中山在香港活動的地點(大部分在港島中西區)列出二十三處。其中包括楊衢雲遇刺的寓所和楊衢雲墓。
在大陸動盪的百多年,香港及香港人站在代表抗暴政的先進力量一方,從未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