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Preiss筆記:高盛續有出色表現 - Michael Preiss

MichaelPreiss筆記:高盛續有出色表現 - Michael Preiss

就算是對高盛有微言的人,也得承認高盛是投資銀行界的經典,這個「吸金巨人」每年生意額可以高達450億美元。經過雷曼兄弟爆煲一役後,縱使高盛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並從「問題資產拯救計劃」(TARP)獲得100億美元援助,但其後積極向美國政府還款之餘,還向畢菲特出售策略性股權,兼且不用縮減其交易賬。高盛股價自11月已滑落30美元,我相信沽空高盛的認沽期權可賺取低風險的溢價。為何我會這樣說呢?

主打生意前景看好

多位分析師先後調低對高盛今年第4季和明年的預測,這一點可以理解,今年最後一季的交易收入的確可能會下降,惟他們仍以每股盈利20美元作為推算基礎。正如對冲經理般,相信高盛在11月中開始已為其投資組合降低風險,以免在交投淡靜的聖誕節前後日子裏陰溝裏翻船。
此外,英國政府策劃的苛刻花紅稅,也對高盛造成打擊,因為倫敦正是該銀行的交易、投資銀行業務和資產管理的中心。
從策略性層面,我看不到任何理由高盛不能在2010年有出色表現。畢竟環球經濟已逐步從谷底反彈;而埃克森與XTOEnergy、甲骨文與太陽的併購,卡夫再次提出收購吉百利,反映合併潮升溫,將惠及高盛的顧問業務。
隨着新股發行的窗戶重開,首次公開招股(IPO)包銷生意也會水漲船高。貝爾斯登和雷曼離場,美林與所羅門又被美國銀行和花旗集團綁手綁腳,高盛的投行業務將保持「一哥」地位。其資產管理業務,增長之快在華爾街也是數一數二。
眼下的宏觀經濟環境,顯然有利於高盛的交易、併購、顧問服務、股票包銷、外滙、商品、高回報債券買賣以至證券經紀等主打生意。在低息日子,這間接鼓勵機構投資者將現金轉投到較高回報的股票和債券產品,為高盛的資產管理業務帶來更多商機。高盛在新興市場亦十分活躍,在中國、巴西、印度和俄羅斯都有合營項目。
最重要的是,面對美國失業人數超過1500萬人,聯儲局只好維持「接近零息」的政策,這解釋了為何短期與長期利率的孳息曲線從沒有這樣傾斜。這種環境對高盛很有利,因為該行管有差不多1700億美元(相當於20%資產)流動兼有市場的債券。

明年賬面值料倍增

高盛股價已由193美元降至近期的160多美元,而金融股自11月起湧現獲利平倉潮,加上美元反彈可能在新興市場引起波濤,我相信高盛會下調到140至150美元。
不過,若以明年每股盈利20美元計算,高盛的市盈率約為8倍,以這種規模的銀行來說並不算高。到2010年底,高盛的每股賬面值約為130美元,市賬率僅為1.2倍,以一家股本回報達25%的跨國大型銀行來說十分難得。到明年聖誕,我推測高盛股價可達每股賬面值2倍,即240元。
MichaelPreiss
(本欄隔周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