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總理溫家寶表明,明年中央的投資力度不減,但將更加重視發展社會事業、技術創新和節能減排。他又指金融危機還未過去,許多工作仍未結束,現時作評分為時過早。
金融危機未完 難退市
溫家寶昨日接受新華社訪問,展望內地經濟發展時說,現時內地還面臨許多問題,主要是一些國家的經濟雖然開始恢復,但還可能出現反覆,故外部需求持續減弱趨勢仍難以轉變;雖然內地經濟開始好轉,但很多時還是靠政策支持,缺乏內在動力,因此若過早地把刺激經濟政策退出,便可能前功盡棄,甚至使形勢逆轉。
他指中國的經濟問題根本上還是結構性問題,存在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焦點在於如何調整經濟結構,包括產業結構、地區結構,積累與消費的結構,更重要是要運用科技力量來轉變發展方式,他認為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今年下半年中央開始考慮對產業的科技支撐,着手研究培育新的經濟增長帶,特別是新興的戰略型產業。
以政策調控 穩房產價格
他舉例說,曾到無錫中科院物聯網研究所參觀,物聯網是感測器加網際網路,通過感測器可將網際網路運用到基礎設施和服務產業,有廣闊的前景,為此中央召開三個座談會研究新興戰略型產業。他指出,除了發揮像裝備製造業等傳統優勢外,應大力發展網際網路、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環保技術、生物醫藥等領域。
對於房價過高,溫家寶說,政府會打擊捂盤惜售、佔地不用、哄抬房價等違法行為;另會鼓勵居民購買自住房和改善性用房,並運用稅收、差別利率及土地政策等加以調控,穩定房地產價格。
絕不因壓力 讓人民幣升值
通脹方面,他指開始關注一些通脹預期的迹象,首先是國際大宗物資價格上漲可能傳導到國內,例如石油、棉花;第二是今年貨幣發行可能影響通脹預期;第三是明年物價有「翹尾」因素;最後是內地現在還沒有出現真正通貨膨脹,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剛由負轉正,但工業品出廠價格(PPI)還是負數。他指中央重視這問題,把管理好通脹預期作為明年經濟工作其中一條重要方針。
溫家寶承認,人民幣升值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他形容這可能是中國明年對外經濟工作面臨的重大課題。他強調,絕不妥協外界各種壓力而讓人民幣升值。他指現時不僅存在貿易保護主義,甚至出現環境保護主義,以各種方式製造貿易壁壘,對於中國外向型產業特別是出口,壓力很大。
他又說,會繼續堅持發展民營經濟,擴大准入,即凡政府政策沒規定不可進入的,都應讓民間資本進入;會在稅收、貸款等方面給予政策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