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見我笑,他就特別高興。」劉曉波第四次被判成國家囚徒之後,劉霞獲准探望丈夫10分鐘。那一瞬間,宣判好像不存在了。她說:「我今天很平靜,一直笑着,我覺得我自己挺棒。」廿多個寒暑,四度分離,劉霞始終鐵錚錚的守在丈夫一旁,鐵窗也隔不開。
劉曉波妻子獲准進入法院旁聽丈夫判刑,其後還與丈夫會面了10分鐘。「他看上去還是挺好的,聽了宣判還非常平靜。」劉霞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說,10分鐘裏面,他們說的都是家裏的情況,朋友的情況,然後互相給對方加點油,沒有甚麼特別的話題。
聚會中邂逅同樣愛寫詩
劉霞與劉曉波相識於1982年,在一次朋友聚會中偶然邂逅,1998年結婚。中國獨立作家余杰說,二人是知識分子圈裏有名的恩愛夫妻,兩口子都愛寫詩。劉霞多才多藝,還是畫家和攝影家,劉曉波是她藝術才華的欣賞者。
自劉曉波去年底被捕以來,劉霞只曾在今年1月和3月獲安排秘密會面,昨日再次在法院相聚,已隔別九個月了。劉霞說:「我們那見面的一瞬間,好像前面那場宣判都不存在了,誰也沒提。」她不是不介懷11年有期徒刑,而是早有心理準備:「因為你已有心理準備,它肯定不是一個公正的判決嘛。要是公正的,抓都不應該抓。人家說判太多了,我說一天都多了。」
兩人見面時,旁邊站着一堆人,兩口子隔着玻璃,想觸摸一下對方的手也不行。玻璃的兩面,患難夫妻相視而笑:「我們都是笑着,因為我們這麼長時間沒見面,都打量打量,都覺得對方精神狀態不錯。」劉霞續說:「他看見我笑,他就特別高興。」
過去劉曉波坐牢的時候,曾寫詩慰問妻子:「你一無所有,只能和家裏的灰塵一起等我……把我也作為你活下去的悲慘理由。」從一個得不到新衣裳的女孩,長成了往返於探監路上的妻子,劉霞有時也會寄情詩歌:「每年的陰曆七月十五,河上會布滿河燈,卻招不回你的靈魂……駛向集中營的那列火車,嗚咽地輾過我的身體,我卻拉不住你的手。」
「這地方沒公平可言」
面對又一次分離,劉霞卻說昨天的她很平靜,她接受大群記者採訪時仍然保持微笑:「我說我今天真的很佩服自己,我還能那麼平靜,一直笑着,我覺得我自己挺棒。」她說這幾天當然也哭過,但不會為自己、為丈夫後悔:「他做了,後果就承擔了,沒辦法。在這個地方,沒有甚麼公平公正可言。」
兩天後便是劉曉波的54歲生辰,刑滿出獄時,已是65歲了。丈夫希望她盡量在外面高高興興生活,妻子也希望丈夫盡量在獄中能安心生活。劉霞說,只要丈夫可以堅持下去,自己亦能堅持。這天是聖誕節,大群記者問她有甚麼願望。劉霞笑着說﹕「我最大的心願,劉曉波能明天回家。」
本報記者
劉曉波檔案
出生:1955年12月28日
籍貫:吉林長春市
學歷:北京師範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經歷:
1976年在長春市建築公司當工人
1982年吉林大學中文系畢業
1984年先後獲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和博士學位,其間曾留校任教
1986年劉曉波發表文章,批評美學泰斗李澤厚而名震文壇,被稱為「黑馬」
1989年初應邀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做訪問學者,後因回國參加六四學運而中斷
1989年6月參加六四學運被喻為天安門「四君子」之一;同月6日因參與六四,被指犯下「反革命」罪而被捕,直到1991年1月獲釋
1995年5月18日因呼籲「平反六四,保障人權」被判刑,於1996年1月獲釋
1996年10月8日因執筆「汲取血的教訓推進民主與法治進程──『六四』六周年呼籲書」等文章,被判「勞動教養」三年
2008年因發起並起草了《○八憲章》,計劃在同年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發表,但同月9日被指「涉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遭刑事拘留
2009年12月25日北京法院重判劉曉波11年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劉曉波被指涉造謠及誹謗文章重點
《中共的獨裁愛國主義》
‧主要批評中共獨裁政權靠暴力維持政權,是「以黨代國」體制的謬論,盜用愛國主義之名而行禍國殃民之實
《難道中國人只配接受「黨主民主」》
‧文章批評國家新聞辦發佈的《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白皮書,藉「國情論」等否定人民主權
《通過改變社會來改變政權》
‧提倡對當前的中共政權進行非暴力的維權運動和不服從運動
《多面的中共獨裁》
‧批評中共政權已出現獨裁政治的末日景觀,即統治的合法性及其效力迅速流失
《獨裁崛起對世界民主化的負面效應》
‧批評國家主席胡錦濤的外交政策,指其承諾中國信守和平崛起只是將國內「以人為本」與「和諧社會」的官方口號變成外交語言
《對黑窰童奴案的繼續追問》
‧指摘當權者對山西黑窰奴工案敷衍了事,未有觸及制度性問題
資料來源: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