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李澤厚成名 六四改變一生

批李澤厚成名 六四改變一生

被北京重判11年的劉曉波,原本寂寂無聞。但自上世紀80年代中,他因批評當時的美學泰斗李澤厚而聲名大噪。一時間眾口一詞:哪裏冒出一匹「黑馬」?自此這匹文化叛逆黑馬的影響日見隆盛,引起了海外漢學界高度關注。不過,一場六四學運,改變了他的下半生。

被喻為天安門「四君子」

原本是一介書生的劉曉波,因1986年先後在多家媒體發表批評李澤厚文章而一鳴驚人。短短兩年間他出版了多部專著,如《選擇的批判──與李澤厚對話》、《審美與人的自由》等。他認為,自己與李的本質分歧在於,李是將德國哲學家康德融入馬克思的體系,但他認為馬克思根本沒資格融入康德。李的思想強調社會本位,而自己強調個人本位。話說1987年,李的博士生向他下戰書,雙方在中社院的飯廳進行激烈辯論。結果李的四名博士生大敗。劉其後在1988年開始獲邀海外講學。
但1989年的六四學運成為了他人生轉捩點。當時正在美國的他毅然回國,投身這場波瀾壯闊的民主運動,其間被喻為天安門「四君子」(另三人周舵、高新和侯德健)之一。六四事件後,他因此被指「反革命」,經歷了近20個月的牢獄生活。但重獲自由的他,並沒有因此停下來,繼續為爭取中國的民主和平反六四努力,最終又兩度遭牢獄之苦。
屢遭嚴酷打擊的劉曉波並沒有因此畏懼。2005年開始,他先後在海外網站發表多篇文章,引起國際社會關注。2008年,他發起和負責撰寫推動中國民主和人權的《○八憲章》而遭當局拘捕,當局並指他昔日六篇文章涉造謠及誹謗,昨日重判他入獄11年。這是他第四度入獄。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