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園二黿 - 倪匡

西園二黿 - 倪匡

五十八年之前,曾在蘇州住了半年左右,到的時候春寒料峭,走的時候炎暑蒸人,倒享盡了江南春色湖光,很不虛此生。網上有小朋友知道這段經歷,近日發貼,說要上載若干蘇州各處風光的相片,看看和以前有什麼不同。相片還沒有看到,卻勾動了久遠的記憶,想起了一念蘇州事體。(「一念」或作「一眼」,蘇白「一些」之意。)
首先念及的是蘇州園林。蘇州園林,天下聞名,美譽無窮。當時年少,不像今日古稀,終日癱坐,而是一有機會就四處亂走,各大名園都走過不止三五次,卻始終領略不到它們真正的好處。只覺得精則精矣,可是精巧也限制了格局,園子再大,也只覺其小。初時只感到不對路,還不知道毛病出在何處。及至到了靈岩天平,看到了煙波浩瀚的太湖,才知道什麼是山,什麼是水,再看園林,就知道那只是沒有天沒有地沒有山沒有水的一個手工藝而已。
印象較深的是西園,最記得的是其中放生池,當時池水極綠而濁。池中有兩隻癩頭黿,不知年歲,極大,約如圓桌。據說運氣大好,可見兩隻一起浮上池面;運氣小好,可見一隻。去了多次,見了兩遭一隻,運氣算是不錯。其物和鱉同類,但有很多疣,其醜無比,且伸頭出水,會「嘿嘿」作聲喘氣,怪異之極,會做惡夢,但遊人深信看到了有好運之說,一出現就鼓掌歡呼。此物和龜一樣,很長命,當時據說已有四五百歲,如無意外,現在應該也可享受經濟騰飛,會多些遊人拋大餅給牠吃吧。
二黿據說來自太湖,又據說是園子起好後自行爬來的,因為園主人做了什麼好事或是孝感動天之類,爬來贈興的。看看太湖,再看看放生池,深感為權勢助興,代價未免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