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已故外交名媛章含之的女兒洪晃遭中國外交部逼遷,要她將外公和母親生前所住、現由她居住的四合院交還外交部。章含之是民國政府早期名人章士釗的養女,曾做過毛澤東的英文教師,後在毛的撮合下,改嫁時任中國外長喬冠華。
「我知道這官司我肯定輸。」現年48歲的洪晃,近日收到北京東城區法院的傳票,外交部將她告上法院,追收她現居的四合院。前日,她到法院進行開庭前質證。她事後在博客中稱,對四合院產權不抱希望,雖然已去世的父母都曾表示,四合院是前國家領導人送的,「但是沒房產證,肯定不行」。
房產無望 爭補償
洪晃表示不想爭房產,但希望爭補償。因為自從她曾任外長的繼父喬冠華,於1970年代文革結束被免官搬進來後,當局再沒有給他們居住的四合院供過暖氣,外交部也從不做任何維修,都是她母親和繼父自己付錢維修的,「所以我和外交部的糾紛,是要求合理的補償,30年的維護費」。
被外交部追收的四合院,位於北京東城區東四南大街,名叫史家胡同51號,是1959年時任總理周恩來送給章士釗的。章士釗在辛亥革命後曾任民國政府教育總長,1949年曾作為南京國民政府代表團成員參加北平和平談判。中共建政後,他由香港回到北京,開始住在東四八條胡同朱啟鈐(中國政治家、古建築學家)的家,由於兩家人口都比較多,居住比較擁擠。周恩來幫他解決住房問題,章夫人吳弱男選擇了史家胡同51號院。章士釗於1973年去世後,四合院留給後人居住,更在1984年定為東城區文物保護單位。
在《跨過厚厚的大紅門》回憶錄中,章含之曾寫到:「四合院的主人幾經變遷,現在只剩下我和我那經常不在北京的女兒。」厚重的紅門、鋪着青磚的院落、綠色窗欞、紅色廊柱,當年流行的樣式和材質已成歷史。它原是官邸式四合院,前後有三個院落,前院、中院和後院。中共建政前是《大公報》在北京的辦事處。
洪晃:心裏難受
去年1月章含之離世,終年73歲,洪晃因此成為四合院唯一的主人。她是章含之與前夫洪君彥的女兒,12歲就被中共以培養外交後備人才為名,公費送到美國讀書,25歲才回國。但她卻不入中共體制,做過跨國公司駐華代表,後又搞網站、辦雜誌、寫文章,成為內地文化名人。她的前夫是著名導演陳凱歌。
洪晃透露,外交部曾給她安排房子,面積約1,300平方呎,但她覺得「要裝下50年家中積累,一定不夠」,「想到被逼遷心裏難受」。
四川《華西都市報》
話你知:名妓、前領導 曾住史家胡同
史家胡同位於北京東城區朝陽門南小街與東四南大街之門,全長700多米,寬不過10來米,兩側分佈四合院,傳因史上住有史姓大戶得名。文革期間一度改稱瑞金路十八條,後恢復原名。
該胡同古今多名人居住,清朝時有中法銀行董事長劉福成、著名妓女賽金花等,都曾在胡同內有宅第。中共前主席華國鋒、前外長錢其琛亦住在該胡同。近年北京舊城改造,胡同內除了個別四合院因名人之故保留,其他已被拆得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