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距離2012年特首選舉仍有兩年多,但多名盛傳是下屆特首熱門的人選,已不斷爭取曝光。特首曾蔭權接受電視台訪問時,罕有地為其接任人開出三大必須具備的條件,分別是具執行力及可駕御公務員隊伍、獲香港人信任、及獲北京信任。有學者及立法會議員均認為,曾蔭權的說法明顯衝着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而來,認為從沒政府工作經驗的梁,並非下任特首最佳人選。
記者:莫劍弦 林俊謙
無綫電視昨日播出曾蔭權的訪問,他在訪問中被問及特首繼任人必須具備的條件,曾提出了三大要求,分別是「有執行能力,可以得到香港人信任,同埋得到國家信任,先可以辦好呢件事」。他又認為特首有否很好的落實能力,要視乎能否駕御公務員隊伍,「落實能力在乎點樣能夠掌控咁大嘅公務機器。」
拒正式回應具體人選
對於類似合適繼任人是否已經出現,曾蔭權未有正面回應,只說不少人也符合這個條件,「我諗好多人都有嘅,呢啲唔係我份內工夫,最重要係我家做好我份工。」
有政界人士指出,目前三名熱門候選人中,政務司司長唐英年、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均符合曾開出的條件,惟獨梁振英從未在政府工作,根本無法顯示其執行力,以及能否駕御公務員隊伍,相信北京也不會將梁視為下屆特首的首選,「只要睇北京點選澳門特首,雖然崔世安嘅能力同民意支持度唔好,但最後北京都搵佢,其中一個優勢係佢有做局長經驗。」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認為,曾蔭權無疑為特首人選增加額外條件,就是必須具政府工作經驗,這是人治而非民主的說法,「普選特首就係一人一票選出嚟,唔理係乜嘢背景,唔可以話你係政府入面做過司長、局長先可以當選。」社民連議員陳偉業也認為,曾蔭權是「出口術」為好友曾俊華造勢,同時特別針對從未出任司局長、行政管理經驗是「零」的潛在對手梁振英。
認為現任高官較合適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認為,曾蔭權開出的三大條件,主要想表達有較長政府行政實際經驗的現任政府高官更符合當特首,「梁振英雖然行政會議做咗咁多年,但係實際上無掌握過政府部門,加上同公務員關係唔係咁好,於是從曾蔭權標準嚟着眼嘅話,就會覺得唐英年、曾俊華比較適合。」
對益親家醜聞 自言感寃枉
【本報訊】特首曾蔭權10月發表施政報告後,即受慳電膽現金券涉嫌明益親家,以及弟婦被指雷曼迷債獲提早賠償醜聞困擾,民望大幅下挫,曾蔭權自言對事件感到寃枉,又為以往的「民望如浮雲」言論解釋,強調他重視民意,只是不會將此視作個人榮辱。
曾蔭權接受無綫訪問時談及慳電膽等醜聞時,大呼寃枉及不高興,「覺得好唔高興,寃枉嘅事每日都有」,不過他未有解釋哪些事情令他感到寃枉,只說對某些事情,其他人可能有不同看法,「我諗日日都有(寃枉),睇報紙,你會覺得唔會咁樣喎,但係人哋睇,同你自己睇,梗係好唔同喎。」
曾又稱出任公職後,很多時要面對種種責難,有時非僅他一人承受,他的家庭也要負擔,「有啲嘢好寃枉,但我總覺得,呢個都係要面對嘅事實,但最重要係問心無愧。」
強調重視民意
今年發表施政報告後民望大跌,曾蔭權強調他重視民意,只是不會以民望當作個人榮辱,「我哋唔應該睇民望作為個人榮辱,(我)一定會重視呢樣嘢,我覺得好具參考價值。不過政策方面,同埋做嘢方面,民望唔係可以掌控晒我哋一切做工作嘅議程。」他認為任內對啟動基建工程、推動環保、保育政策已有成績,又表明離任之前一定會解決極具爭議的公平競爭法,以及醫療融資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