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滙債:問資金流不如看大氣候 - 羅家聰

暢談滙債:問資金流不如看大氣候 - 羅家聰

近期港滙轉弱,即美電轉強,原因有三:一是每年例行年結;二是美元全面轉強;三是資金似見外流。從過去6年可見,04、05年的年結效應把美電推升三、四百點,07、08年推升六、七百點,但09年則僅100點(圖一)。觀圖可見,由年結因素觸發的升市多始自11、12月,通常延續至1、2月,但04及07年卻升至5月。
年結因素上述看過了,美元轉強上次談過了,那第3個因素資金外流又如何呢?從美港息差及銀行結餘可見,撇開短期上落因素,05年底至09年初,息差與股市大致同向,可謂升也資金,跌也資金(圖二)。不過自09年初至今,息差與股市背馳,大抵反映美息自年初至今一路下跌,跌幅甚於資金湧入擴闊息差的效應,使息差不闊反窄。
由此可見,港滙、息差不一定能反映資金流;即使銀行結餘亦被金管局發票據吸資所影響。何況,資金流亦不一定能反映股市升跌。資金進出只反映不同市場之間的相對表現,屬「小氣候」;但當全球同升或齊跌時,此等「大氣候」便會蓋過「小氣候」。

港滙外圍息被扭曲

聯滙加上金管局干預,港滙已被人為扭曲;而歐美量化寬鬆,外圍息口也被扭曲;資金流已變得複雜。反正跌市與資金走是同一件事,與其費神剖析資金流向,不如留意環球氣氛,不是來得更直接、更實際麼?
羅家聰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