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經濟起飛,帶動城市軌道交通(即地鐵)建設進入高潮期。目前,全國有20多個城市在建或規劃建設地鐵,令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地鐵交通市場。但內地地鐵應急機制配套不足,安全防護設施亦屢受質疑。上海地鐵近年屢發事故,致多人死傷。
與城市交通不配套
目前,內地城市地鐵正處在快速發展時期,至少有15個城市已獲國家批准興建地鐵,另有10多個城市正規劃興建,預計未來10年全國地鐵投資規模將達30,000億元人民幣,無論是興建城市或規劃里程,在世界都屬首屈一指。
不過,內地地鐵一直被指規劃有問題,與城市整體交通不配套,如已建成地鐵的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鐵都是獨立交通系統,一旦地下出故障,成千上萬人群湧出地面,完全靠自行疏散,無任何其他交通接應,以致民怨不斷。此外地鐵不夠人性化,標誌指示不足,缺乏殘障人士設施通道。
上海地鐵近年頻發事故。今年1月8日,地鐵9號線和11號線接連發生兩宗地鐵施工事故,造成兩死三傷;7月15日,一名男乘客在1號線上車時被夾在屏蔽門和已開動列車之間,跌入隧道當場死亡;11月19日,地鐵2號線和3號線因故障延誤,大量乘客滯留。而前年12月22日,地鐵2號線曾發生扶手電梯突然逆行,致七人受傷。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