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唔飲唔得 可能要求助」

「覺得唔飲唔得 可能要求助」

【本報訊】生活看似無憂無慮的家庭主婦,原來也是酗酒的高危族。有協助市民戒酒的團體指,近期多了女性求助個案,當中不乏家庭主婦,她們多數因與丈夫不和,或因子女成長失去寄託,惟有寄情飲酒排解寂寞;也有女強人因工作壓力大,依靠酒精發洩,有女士日飲一支紅酒減壓,終引發幻覺要求助。

主婦女白領也酗酒

東華三院遠酒高飛酗酒治療計劃每年處理百多宗求助個案,中心主任鍾燕婷指,求助者男、女比率約為八比二,女性求助者包括白領及家庭主婦,前者多因要「跑數」或工時長,後者則因與丈夫或子女關係緊張,靠飲酒減壓。白領儷人通常是最初與朋友「落吧」,由飲酒精含量較低的雞尾酒開始,後來飲紅酒,再越飲越多,家庭主婦則多在家中自斟自酌,飲酒量不知不覺間增加。
精神科專科醫生張建良指,酗酒者一般對酒癮不自覺,求診往往已屬後期,早期患者停飲後會出現手震流汗等斷癮症狀,嚴重患者更會出現失眠、焦慮、抑鬱、幻覺,甚至羊癇症,女性的反應更為明顯,「如果覺得自己唔係享受飲,係唔飲唔得,飲親唔係飲一杯,係飲幾杯,咁就可能要求助。」
他表示,嚴重患者若突然停止飲酒,或會出現抽筋、神志不清等後遺症,有酒癮的市民可先向家庭醫生求助,「佢哋會判斷係唔係需要一啲解毒療程,或者需要再轉介,由醫生協助,開啲門診藥物,通常一、兩星期就可以完全清除到啲毒,再無醫學上嘅反應。」他提醒酗酒者要盡量避免到飲酒場所,可減低復發風險。

解酒無捷徑 莫信秘法

【本報訊】坊間流傳多種解酒方法,例如飲黑咖啡、狂嘔或使用解酒產品,原來這些方法統統無效,酒精只可透過新陳代謝逐步分解,並無捷徑。健康正常的人,一般每小時只可清除約250毫升啤酒的酒精份量,飲得越多,所需的分解時間自然越長。

酒醉宜側卧

衞生防護中心指出,當一個人醉酒或酒精中毒,不論是飲咖啡、嘔吐、凍水淋浴或做運動等方法,都不會令體內酒精加速排走,也無助減輕中毒情況,相反,這類鹵莽行為有機會令醉酒嚴重的人窒息或受傷。身體分解酒精的速度因應個人的新陳代謝率有差異,但若飲了大量酒精,最快也要數小時才能排除一部份,若要完全酒醒,隨時需半天至一天。
醉酒的人往往變得粗野及具攻擊性,照顧者可透過分散注意力,令其安靜下來,若醉酒者已睡着,要注意監察其呼吸頻率,若變慢至每分鐘少於八次、出現癲癇症狀或陷於昏厥,就要立即求診;醉酒者也不宜仰卧,以免因嘔吐物阻塞氣道引致窒息,較理想睡姿為側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