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剛公佈新一批48個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預計年減排量達1217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在哥本哈根氣候會議「爛尾」之後,中國立即以行動表明減排決心,新能源概念未必玩完。批准的項目以風電、水電為主,亦有垃圾發電、養豬場沼氣回收及核電等,而無論是那一種發電,都涉及將電力上網,近幾個月熱炒的智能電網,才是有排玩之行業概念。
估值大有上調空間
智能電網估計在2011年開始鋪設,直至2020年,隨着電網鋪設,原有的電錶也將逐步更換,威勝集團(3393)可說食正概念。威勝從事開發、生產和銷售電子電度錶,可以管理電能量負荷管理系統,電、水、氣、熱能源計量綜合管理系統,即時蒐集終端用戶的使用資料。用戶亦可得悉水電等能耗情況,倘有浪費情況,可依系統數據查出並改善問題,此正切合國家節能環保之要求。
智能電網的建設估計將更換總數約5000萬塊終端電錶,而目前內地智能電錶應用極少,故智能電錶的相關生產企業在未來若干年都將面對一個每年超過50億元規模的市場,威勝是當中主要受益者。
威勝今年上半年營業額升19%至4.12億元人民幣,純利增長10%至7334萬元人民幣。據彭博綜合預測,公司今年全年每股盈利0.41元,明年可達0.54元,現價8.03元,預測市盈率14.8倍,以其盈利增長逾30%計,估值向上調升空間仍大,不妨候低收集。
歐陽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