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兩條問題來自一位希望成為專欄作家的大學生,因問題有趣兼具普遍性,我把它們原封不動抄了下來,然後公開答覆,供有志者參考:
問題一、我的文筆不太通順,不知道你會建議我看那些書去吸收一下別人的寫作技巧?或者看什麼教學書會比較好?
問題二、假如我已經準備自己了,我要怎樣才能成為一個作家?是投稿給書店,還是投稿給報館?
有趣的地方在於,一個希望成為作家的人卻把寫作視為一項技術性工作,而且這種看法具一定的普遍性。我就常常聽到這樣的話:「某某文筆很不錯,應該可以做一個作家。」或者:「某某的文字很通暢啊,為甚麼做不了作家呢?」
事實上,文筆通順僅僅是寫作的基本條件而已,一個作家能夠把自己的思想轉化成文字正如一個廚師擁有健康的味覺,這是必要條件卻遠非足夠的條件。換言之,作家必須文筆通順,文筆通順者卻不一定就能成為作家。寫作不只是一種技能,我不知道有一種「寫作教學書」,我們可以透過看書學習焗蛋糕的技巧,卻無法透過技術指導書籍而變成一個作家。
一個作家最寶貴的資源是生活經驗的累積,是與生俱來的洞悉力,是豐富的想像力,是突破思維框架的衝擊力,是看問題的深度和角度,是帶領讀者思考的能力,及帶給讀者的啟示……寫作技巧可以學習與模仿,以上那些「必需品」卻無法透過參考書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