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自閉症患者的社交技巧差,因而不時做出一些異常行為而被人歧視,必須及早識別及治療,有心理學家指,大部份家長只關注子女的言語及智力發展,容易因忽略自閉症的社交症狀,而延誤了治療。
鄰舍輔導會去年設立「PRTA專門店」,為自閉症患者提供一站式評估、治療及訓練服務,過去一年共為92名自閉症患者提供服務,當中一半人年齡介乎0至4歲,年齡最大的患者為30多歲。使用服務者中,有31人是接受自閉症評估服務,61人則因子女行為問題求助。該會明年更會開設自閉症兒童學習中心,以一對一形式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技能。
家長容易忽略病徵
專門店榮譽臨床心理學顧問施敏珊指,家長多數只專注子女的語言及智力發展,易忽略了社交方面的問題,很多時要到求學時期才發現,「家長通常最擔心小朋友唔識講嘢,如果佢哋大大吓講嘢冇問題,就誤以為一切正常。」她指,曾有一名十多歲的患者,學業成績一向優異,但行為古怪,如上課時會挖鼻孔、抓屁股,甚至在地上爬,因而被同學排擠及老師投訴,其後求診才發現是患上自閉症,原來這名患者在幼兒時期一度言語發展遲緩,但家長沒有察覺可能是自閉症病徵,因而錯過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