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氣候峯會到目前為止,好似係一場辯論大會,三大陣營互相施壓、拉攏,希望達到對自己陣營最有利嘅協議。歐美日嘅基本目標,利益大約相近,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印度巴西好明顯向經濟增長,不願犧牲GDP,第三陣營就以非洲及其他比較貧窮國家為主,佢哋自知力量有限,減排會傷害GDP,所以索性伸大手板,要歐美日(富國集團)放水,約每年二千億美元,扶助窮國減排,希拉莉就還價一千億美元。窮國集團傾向中印巴(當然中印巴三國亦各懷目的),富國集團就想拉攏窮國,向中印巴施壓。
外電報導,歐美談判代表赴會之時,預備taketheirglovesoff(甩開手套,即磨拳擦掌之意),要同中國玩鋪勁嘅。因是之故,中國代表之言論亦罕有咁強硬,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直情指美國代表ToddStern冇常識。奧巴馬與溫總理碰頭有乜好傾呢?以前講吓天氣哈哈哈,現在與人講天氣,係一個好嚴肅、好有離間性嘅話題。
某日遇到專門研究氣候嘅博士L,問佢點睇?博士L話:「西方國家講削減排放總量,中國講削減人均排放量,彼此出發點完全唔同,世界人口約六十八億,中國印度就佔咗差不多二十四億,即35%,你話中印點可以同意削減絕對排放量吖。」佢講吓左丁山就明白,譬如三個人住一間屋(美國、西歐),排放量一定少過十三個人住一間屋(中國),但人哋三個人住一間舒服豪宅多年,乜都有齊;呢邊十三個人住緊一間七百呎公屋,有人要求兩間屋嘅排放總量同時削減,係唔係向公屋居民開玩笑?
為咗減少碳排放,中國大力推動興建核電站,聽說核電係最清潔能源,最少排放,而且安全(唔信嘅話,請問吓一位對這方面有研究嘅專家,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教授),但萬一有洩漏輻射之事,就會將人民嚇破膽,西方就係因為咁希望中國嘅核電站容許外國專家視察安全措施,中國為咗面子,到目前為止,堅決不肯,所以形成第二個大矛盾。氣候變化已演變成一個複雜國際政治問題,純嗌環保口號呃自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