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美國總統奧巴馬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相比,聯儲局主席伯南克被《時代》周刊選為○九年風雲人物算是比較正路及有說服力;至少伯南克自己不會反問"Isthisajoke?",至少一般人不會高呼「有冇搞錯!」
所謂風雲人物說的主要是重要性及影響力,不算是對個人成就的肯定,不是要比較不同人的貢獻,嚴格來說不是一種個人榮譽。事實上過去有一些聲名狼藉的人被選中。一九三八年的風雲人物是納粹頭子希特拉,那時他已吞併奧地利及捷克,成為歐洲各國的大患。九八年的風雲人物是克林頓總統跟特別檢察官KennethStarr,他們獲選是因為萊溫斯基醜聞案攻防戰令美國政府陷於半癱瘓狀態,克林頓幾乎被拉下馬。
當然,風雲人物中也有些真正卓有成就的,如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促成冷戰結束的戈爾巴喬夫、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小羅斯福、邱吉爾……等。
伯南克不是希魔那樣的大惡人,也不是戈爾巴喬夫之類開創歷史新局面的人,他成為風雲人物只因為全球處於大蕭條以來最動盪不安的經濟困境,最惡劣的金融危機,各國政府要採取前所未見的救市政策,當中又以美國政府及聯儲局出手最重,用藥最猛。伯南克則是力主用重藥救市的旗手,他成為○九年的象徵性人物不無道理。有些人質疑,伯南克力主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及超低利息政策成效未算突出,後遺症卻相當嚴重;而且,他不過執行集體決定的政策,不過為勢所迫慌不擇路,根本不是在開創甚麼新局面,根本不算有甚麼實質成就,把他當成可呼風喚雨的人物實在過譽。
部份美國國會議員更不客氣,他們認為美國的樓市泡沫、次按危機雖是長期累積的惡果,可伯南克一直後知後覺,沒有採取行動冷卻過熱的樓市,甚至沒有及時作出預警,事後才急急以非常手段補鑊。拿這樣的人跟羅斯福總統、戈爾巴喬夫、馬歇爾將軍、馬丁路德金比肩是個錯誤,也削弱了「風雲人物」這個名號的說服力。
以非常手段救市是很有爭議性的做法,對伯南克的評價自然也趨向兩極化,不容易有共識。其實,○九年是個沒有方向的年份,是個待變的年份,要選一個足以代表今年的人物着實不容易。勉強要選的話,那頭吃掉幼熊的北極熊也許更適合,更有說服力,因為牠形象化的揭示全球暖化問題,牠迫使人類看到氣候變化這個殘酷事實。只可惜,大家選的是「風雲人物」不是「風雲動物」,不然我肯定要投北極熊一票!
盧峯
逢周三、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