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消閒也得講效率,若要先付出耐性才換來剎那娛樂,便不合世情了。因此,電視台劇集也要一星期播足五集,才可能留住比較被動的那批觀眾。另外還得在官網上有一連五集存檔,供性急主動者一口氣圖個暢快。所以,劇集是用煲的,一煲湯要五六小時才入味,一星期滾一次仍能滾出高收視率,那齣劇集要有多吸引,才培養到觀眾的忠心?
時間不等人,觀眾也不等戲。日本以一套十一集為標準的月九劇,逢周一一集,追看的人要連戲,記憶力與投入感都不可少。這本領,在過去娛樂節目選擇不多的年代,卻又好像與生俱來的。
至今仍記得鄭少秋版的《倚天屠龍記》,逢星期五播出,每集一小時,不可謂不矜貴。那時倒是乖乖的待在電視面前,好不容易才等到主題曲前奏響起,未播先興奮,連等待也成為娛樂一部份。就像《小王子》裏給馴養了的狐狸,僅聽見主人遠遠傳來的腳步聲,便已樂起來。是啊,那時都是給馴養了的電視迷,為了《倚天屠龍記》,星期四已有倒數的快感,星期五過後又有種惘惘的失落,有點談戀愛的況味。
如今即使把整套劇集買回來,但主權在手,誰能耐得住每星期看一集?就算刻意為之,也不會重享當年等待的樂趣,那些日子不能回頭也不容模擬。不為甚麼,只為那時人家甚麼時候給甚麼就看甚麼,也不知天下之大,還有很多可追之事,竟以被規限為樂,成為時間表的奴隸。莫非就因沒有選擇,才會培養出奴性,且還甘之如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