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電影門外漢的向華勝,八十、九十年代眼見香港電影市道蓬勃,半途出家成立永盛電影公司拍起戲來,在無人看好的情況下,他卻炮製出無數賣座作品如《賭神》、《逃學威龍》、《最佳損友》及《整蠱專家》等,令不少電影人大跌眼鏡。但踏入九十年代末,這個影壇怪傑又忽然離開,公司全面停產避過影圈萎縮期。蟄伏10年,近日他看準內地龐大市場,揚言從未在影壇輸過的向華勝準備重出江湖,重鎚出擊,在2010年再創他的吸金新世紀。 撰文:陳月媚
香港電影工業曾經享有東方荷李活美譽,是繼美國之後全球第二大電影出口市場,高峯時期可年產近300齣電影,向華勝認為能有如此輝煌成就,是因為香港有一個龐大的外銷市場。但2000年以來,爛片成行成市,香港電影在海外市場的佔有率因而不斷下降,競爭優勢漸失,失去海外市場支持,港片無疑死路一條,向華勝怎肯做賠本生意,見好就收,速速離場。
自信 我喺影壇未輸過
歸隱期間,向華勝主力在內地營商,雖然沒投資拍電影,但他對內地市場相當留意,經過多年觀察,他認為喜劇仍是主流電影,日前他在尖沙嘴接受本報專訪時說:「呢幾年我有好多時間喺大陸,好留意內地電影市場,呢個係一個好驚人嘅市場,香港影市得救,一定係致力開拓呢個市場,而且呢個市場慢慢開始成熟,今年係時候出手啦!」
向華勝指內地現時有13億人口,消費人口約有5億人,一齣戲若有1,000萬人入場,已可大收逾2億票房,他說:「其實家喺內地一部戲收過億就話開慶功宴,我都覺得係可悲,我套復出之作《唐伯虎點秋香》續集係睇清形勢去開,票房係睇2億以上,搞電影咁多年,我諗搞商業片冇人厲害得過我,因為我喺影壇係未輸過。」
牢騷 冇劇本唔肯接戲
當前的影壇,制度跟以往已有很大分別,向華勝也直言吃不消,他說:「我唔明白點解一定要有劇本先可以搵演員拍戲,香港特色電影就係臨場度橋先至有神韻,最近我同章子怡傾戲,佢不但冇巨星派頭,仲話想跟我學氣功,佢對我徒手劈斷一塊雲石好有興趣,好想學。傾開偈先知原來佢好欣賞我公司以前嘅戲,大家都有合作意思,而且佢都冇要求一定要先睇劇本,演員點解唔識轉彎,最緊要係信我。」
向華勝指現在電影公司籌備一部戲最少要花上一年半時間,是因為演員都要求先看劇本才接戲,有了劇本又要花幾個月時間等內地合拍批文,之後可能又要花幾個月等演員排出檔期,他滿腹牢騷說:「我都叫做牌頭大,可以解決呢啲問題,但獨立公司我就真係為佢哋擔心,啲演員仲已經將自己片酬計埋內地市場,但佢又冇諗到如果部戲喺內地上唔到,咁又點呢?所以實力唔夠嘅細公司,係一定會慢慢俾市場淘汰。」
獵頭 黃曉明戲路好廣
向華勝投資電影講求狠、準、快,遇到具潛質的演員,會一口氣跟對方簽下幾份片約,記得當年周潤發拍永盛第一齣戲《英雄好漢》,只收60萬片酬,劉德華演《至尊無上》片酬30萬,而周星馳拍永盛第一齣戲,也不過收50萬,如今向華勝又看中內地第一當紅小生黃曉明,一口氣跟他簽了五部片約。
若以股票來形容演員,向華勝認為現時可長期持有的優質股,當數古天樂與黃曉明,所以要趁他們未水漲船高時趁早入市,他分析說:「睇到有潛質嘅演員我會搵佢哋簽番幾部戲,環顧影壇咁多小生,我覺得古天樂同黃曉明都係戲路可以好廣嘅演員,英雄、愛情同喜劇都可以拍,將來大把前途,特別係黃曉明,佢一個人可以演完楊過、許文強再演韋小寶,呢啲咁經典嘅角色,佢一個演晒都冇出事,假以時日,佢係前途無限。」
不滿 起迪士尼真係蠢
雖然近年向華勝留港時間甚少,但他對香港民生還是十分關心,對特區政府的施政感到相當失望,他不滿地說:「家個政府真係蠢得緊要,選擇喺香港搞迪士尼就係大錯特錯,一早應該起環球片場而唔係迪士尼,因為人哋歐美同日本都有迪士尼,人哋為乜要老遠走嚟香港呢個迷你版迪士尼玩呀?如果你諗住吸引內地人嚟,但班官有冇諗過內地遲早會起一個出嚟,到時香港點算?起環球片場就唔同,不斷有新戲上,有香港特色嘅環球片場就可以成日換新嘢入去,一定有吸引力,你睇吓由盛智文管理嘅海洋公園越做越有起色,受歡迎過迪士尼,係因為佢有諗頭,將鬼佬萬聖節中國化,好高明。」
影壇巨頭逐個批
向華勝成立的永盛電影,當年曾將王晶、李力持、周星馳、周潤發和劉德華等人推上事業高峯,離開影壇10年,如今他對這批仍然活躍的幕前幕後精英也有其獨特見解。
王晶 似啤膠工廠
「王晶家似開工廠多過似電影人,拍戲只求量,唔求質,佢原本係天才橫溢嘅導演,但心態極懶,勤力只得表面,佢唔會肯好英雄氣概咁咬緊牙關出真功夫拍部夠質素嘅大片出嚟,只係喺度啤膠,所以近年嚟你唔會見到佢拍好似《賭神》同《整蠱專家》呢啲好作品出嚟。」
周星馳 創作力不足
「周星馳嘅演技同導演都係一等一嘅,但創作方面佢需要搵人幫,佢搞古仔嘅天份不足,家仲要兼顧埋做幕後工作,冇兩、三年都開唔到一部戲,好明顯就係創作方面出咗事,如果李力持、陳文強同曾謹昌呢班創作好手唔係一個個咁離開佢,可能會對佢好啲。」
李力持 單飛失方向
「李力持同周星馳本來係最佳組合,但就偏偏要走向一條同歸於盡嘅路,佢兩個走埋一齊好有化學作用,家唔肯息干戈繼續合作,係觀眾損失。李力持離開星仔之後好似失咗方向咁,唔知係咪因為拍慣大粒明星,再同其他演員合作可能未適應到,家我搵佢返嚟拍《唐伯虎點秋香》續集,我會逼佢使出真功夫。」
周潤發 回歸有優勢
「周潤發去荷李活拍完一輪西片,最終選擇回歸拍華語片係正確嘅,佢成名係靠演技,去到荷李活,好多外國演員都好好戲,以自己嘅長處去攻人哋長處,當然佔唔到乜嘢優勢,所以佢喺荷李活發展咁多年嚟唔見有乜嘢突破,反而回歸中國市場,佢會有更大發揮。」
劉德華 近年冇突破
「劉德華係極之勤力嘅演員,但近年嚟好明顯冇突破,喺發仔同星仔相繼減產之後,好明顯佢係最大得益者,呢幾年好多公司都爭住搵佢拍戲,就係因為產量過多,又唔係部部戲保持一定質素,觀眾會對佢生厭,所以華仔以後揀戲應該小心啲,好好控制拍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