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況雖差,個別股份仍有好表現。華潤創業(291)升0.9%,報27.80元,升幅雖微,卻再創金融海嘯後新高,並略為突破兩個月來的橫行區,今日若能確認突破,短期量度升幅目標可見32.25元,潛在升幅16%。若從周線圖上看,去年初至今股價營造大圓底,上述橫行區是右柄,頸線約在30元,若能升破,長線量度升幅目標可達49元。
華創是老牌紅籌,本屬綜合企業,多次重組後變成大半隻消費股,較早前與母公司互換資產,以紡織業務以及手上的港、深貨櫃碼頭少數權益,換入75間大型連鎖超市及山東聊城啤酒廠,消費業務成份更重。國策鼓勵國民消費,華創的轉型方向正確。
啤酒業務高速增長
華創早前公佈第3季賺10.43億元,按年增55.4%,但若扣除投資物業價值重估,經營溢利6.78億元,只增11%。盈利主要由啤酒、純淨水、食品加工與經銷業務帶動,至於超市物流、品牌時尚產品經銷等仍錄得倒退或虧損。首三季合計,純利22.01億元,微增1.95%。
集團的王牌業務是啤酒,首三季銷量增16.4%至711.5萬公升,其中雪花品牌更升20.3%,期內盈利達6.61億元,大增83.1%,已成為集團的主要盈利來源。
令人失望的是超市業務。以市場佔有率計,華創旗下的「華潤萬家」穩佔首位,但經營成績並不理想。華創首3季零售盈利3.25億元,跌35.4%,其中超市業務第三季營業額升7%,首3季則升9.5%。營業額升而盈利減,主要是內地有通縮壓力,競爭亦大,需要減價促銷,令毛利縮減。不過最新的經濟數據顯示,內地經濟回暖後,通縮開始消失,甚至將有溫和通脹,超市明年經營環境會較佳。
超市網絡潛力巨大
頭3季華創每股盈利0.92元,保守估計全年每股賺1.15元,現價PE約24倍,以內地消費股而言估值並非太高,但盈利中包括物業重估等收益,故亦不算便宜。不過,華創最吸引之處,還在於其啤酒和零售業務的價值尚未釋放。
集團旗下的雪花啤酒,與青島及燕京在國內三強鼎立,估值應該相當。按彭博綜合估計,青島啤(168)全年每股賺0.93元,現價PE約43倍,若華創分拆啤酒業務上市,以同樣估值計,市值可達400億元。集團擁有全國最大的超市網絡,暫時經營平平,但假以時日,旗下2600多家超市年賺20億元並非沒有可能,以20倍PE計,市值又是一個400億元。華創昨日的市值為665.9億元。
這兩項業務管理層表明遲早會分拆,屆時應有的價值便會釋放。
買賣策略:28元或以下買入,以32元為目標,跌破26元止蝕。
邱古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