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古裝歷史劇多了,原來做皇帝那麼辛苦的,鞠躬盡瘁了,死也不能後已。每天早上要上朝,眼睛睜不開來也得與眾臣brainstorm一番,說完之後,作不作英明決定,得看那天清醒不清醒。
回到書房,哎吔,那堆積如山的奏摺,一年也看不完,還要批呢。奏摺有什麼好看?又不是精彩小說。不明白古代皇帝到底有沒有每一個奏摺都看過,那比放學後要做的功課還要多。
自己不看叫誰看?多疑者不能為君,胡塗者更加不宜為皇,可是皇帝這至高無上的位置,不是考上去的,而是一代傳一代的,那能每代都生出個眉精眼企,雄才大略的皇帝來?烏龍的烏龍、昏庸的昏庸、勤力的勤力、懶的懶,龍種包括了所有類型的人,國家興盛與否單靠一個人,是太危險的事了。
有些皇帝運氣好,得有賢臣,運氣不好的,得有庸臣。平均來說,臣子的資質,上、中、下的都有,皇帝少一點定力也心裏發亂。
冒死直諫的能有多少?他的直諫直是直了,可是對不對呢?樣樣都是煩死人的事。皇帝要耐得孤獨,要是跟某一個臣子太親近了,豈不是他的話說了算?誰不懂得親君子遠小人的道理,可是皇帝是不會看相的,怎看得出哪個是君子哪個是小人?每天上朝,都得來個「愛卿你放開說。」還沒時間見愛妃呢。
其實英雄梟雄都是一路貨,取昏君而代之的都是這種人。皇帝,不好做,但偏是男人愛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