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律師記者難脫權鬥漩渦 - 李平

盡論中國:律師記者難脫權鬥漩渦 - 李平

薄熙來在重慶掀起打黑風暴,只不過是他力爭重返北京、期望躋身政治局常委的招數,更在唱紅色歌曲、讀紅色經典、送紅色雕像的配合下,將自己塑造為毛派代言人。政壇早已被薄書記攪渾,前任重慶市委書記、現任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被將了一軍,不得不回重慶取經打黑。如今,律師、記者也赤膊上陣,捲入權鬥的漩渦。
北京康達律師事務所的創辦人傅洋是已故全國人大委員長彭真的兒子,其旗下律師李莊在薄熙來主政的重慶被拘捕,難免染上太子黨內訌的色彩。不過,彭真與薄熙來的父親、前副總理薄一波,同是山西人,歷史上並無甚恩怨,反而曾在逼胡耀邦下台時聯手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李莊事件的實質,在於薄熙來如何看待司法程序和律師角色。薄熙來曾表示:「對被告人應當享有的辯護、申請回避等訴訟權利,不能因其罪大惡極而被剝奪。」一番貌似公正的言論,卻先將被告定性為「罪大惡極」,檢察官、法官豈敢有違薄書記的旨意?膽敢為被告作無罪或輕罪辯護的律師,豈不是被告的同黨?

傳媒文革式攻擊律師職責

尤有甚者,以往在內地頗有聲譽的《中國青年報》,也捲入了重慶當局為李莊未審先定罪的漩渦。該報法治社會版主編鄭琳在未接觸李莊之前,就引用重慶市公安局的通稿,認定李莊「一手撈人、一手撈錢」,文中對律師履行職責的攻擊,頗多文革遺風,已引起法學界、律師界的反彈。也有網民譏諷,薄書記應該成立「梁效」(文革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批判組的筆名)寫作班子,為薄書記效忠。
當打黑、反貪成為權鬥手段時,當傳媒成為權貴造勢工具時,本來立場超脫的律師、記者,難免被捲入權鬥的漩渦,要想維護神聖的職責,豈是容易的事?只是,薄熙來對法律程序正義的漠視、藉傳媒進行文革式的鼓動或打擊對手,真的能助他走上權力的巔峯嗎?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