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藥(1093)股價本在調整中,季度業績遜於預期,加速跌勢。
中藥第三季盈利2.23億元,同比跌28.2%,其中已包括出售附屬公司收益3134萬元,如剔除,第三季盈利僅為1.92億元,同比跌38.2%。第一季盈利2.62億元,第二季為2.71億元,反映第三季特差。
第三季維生素C生產車間進行大修,產量及銷量均減,平均售價每公斤10.34美元,稍低於上半年的10.66美元,第三季銷售為各季最低,環比跌9.4%,而營業盈利環比則跌25%。有關影響不限於銷量減少,售價下跌亦有關係,甚至大修費用也有影響。
青霉素系列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激烈,銷售持續滑落,第三季營業虧損倍於上半年,頭孢菌素也是產能過剩,但引入新產品後,業務有改善,仍錄得盈利。
維生素C價格按季跌
成藥銷售及利潤稍有反覆,特別是第二季利潤率較低,第三季已轉佳。首三季銷售同比增8.5%,而營業利潤只增1.3%,反映營業利潤率由6.8%降至6.35%,相信是產品組合及限價有關,中藥的成藥有65個品種列入基本藥物目錄,價格受限。
維生素C為中藥的主業,首三季營業利潤9.22億元(未計中央成本),去年平均價為8.84美元,今年仍有相當升幅,而首季平均價10.76美元,上半年平均為10.66美元,第三季為10.34美元,反映價格按季下跌。中藥為全球最大維生素C生產商,產能3.2萬噸,可以維持相當銷量。實際上全球已有產能過剩,目前每年消費10萬噸,而產能達15萬噸,發改委已在注視,預計明年底產能將達18萬噸,2012年更達20萬噸,遠高於需求,產能過剩將引起價格競爭,一旦出現,殺傷力甚強。太遠的不必說,就青霉素系列的產能過剩,已使中藥首三季虧損6226萬元,上年同期獲利2.35億元。中藥正在透過收購以提升產品及競爭能力,以改善青霉素系列及成藥業務,但維生素C業務未有特殊安排,相信難以改變市場形勢。
控股公司聯想控股將中藥股權31.27%抵押,以獲取5.1億元人民幣信貸,此事與中藥無關,中藥仍錄得小量淨現金。
中藥現價4.39元,相信PE約7倍,看似頗低,但展望不太明朗,股價已急跌,而走勢仍弱,只宜候機短炒,由於藥業變動大,特別是維生素C已存在隱憂,股價不易大幅上升,看中線應有心理準備,並要留意形勢的變化。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