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會員大會以大比數否決「五區總辭,變相公投」,但有關爭論不但不會冷卻,更不會告一段落。香港民主運動如何走下去?肯定會掀起更激烈的爭拗,隨着社民連公民黨「總辭公投」堅決去馬,民主黨繼續留守議會不動如山,都標誌着香港民主運動的正式分裂。這種分裂,不是過去廿多年那種路線不同的吵吵鬧鬧,表面還是步伐一致的和和氣氣,而是政治方向的分道揚鑣,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雖未至成為敵人,但已形同陌路,香港民主運動因此而元氣大傷,幾乎已經是可以預見的結局。
民主黨削公投效果
泛民的地區工作,要數民主黨做得最好,樁腳組織亦最完善,但民主黨中央決議,不以黨的名義參加助選,只容許黨員用個人身份站台,究竟是支持還是不支持,助選還是不助選,顯得半心半意,曖昧不明。選舉是一個龐雜工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只承諾站台派傳單,只是表面功夫。群眾動員,電話催票,人力密集;橫額傳單,文宣造勢,也在在需財。民主黨「容許黨員以個人身份助選」,究竟只是出人出聲,還是出力出錢?都是補選成功的關鍵所在。
民主黨不參與「五區總辭」,令「變相公投」的效果大打折扣,泛民陣營早前的激烈爭吵,互相攻擊,甚至截然相反的論述,都令支持者無所適從,如何投票?是否投票?動力與熱情,都會有所影響,「五區總辭,變相公投」,一開始已亂了陣腳,要成功絕不容易。港大民調顯示,現階段支持「總辭公投」的港人,不到三成,反對的剛過一半。如果只計算自稱民主派支持者的民意,支持比反對稍高三個百分點,基本上不相伯仲。會否投票支持泛民候選人重返議會?泛民擁躉中,也只有不到七成表示支持,拒絕支持的,高達二成三。
假設建制派在五區也派人參選,而且盡力動員的話,若民主派與建制派得票的六比四「黃金比率」保持不變,按照現階段的民意,如果真的只有七成泛民選民投票支持,五區泛民候選人得票也僅得四成左右,保證泛民五區候選人全部重返議會,幾無可能。除非今後的論述和宣傳,能夠改變支持者疑慮,成功鼓動他們的熱情,否則「總辭公投」的道路非常艱難,也存在極大風險,這是泛民不得不面對的殘酷政治現實。
支持者改投社民連
無論結果如何,「總辭公投」後,泛民的政治板塊將會大幅移動。我在電台主持「烽煙」,打電話來罵民主黨的不計其數,斬釘截鐵說會改投社民連公民黨的不知凡幾,如此看來,民主黨無論是基層還是中產的激進選票,大量流失將無可避免。「你們反對總辭公投,又不能提出一個爭取普選的可行方案!」如果民主黨無法回答支持者這個合理質疑,來屆立法會選舉,將會自吃苦果。
吳志森
資深傳媒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