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電視權鬥,台灣幫責香港拍檔沒有合約精神,「說話不算數」。
聽了這句話,就知道台灣幫不適合玩正規的現代商業遊戲。
正規的商業遊戲,都講「合約精神」,但講了「合約精神」,就不存在什麼「說話不算數」的問題。
「合約」和「說話」是兩回事。為什麼要簽合約?就是因為怕「說話不算數」,如果不怕「說話不算數」的話,還簽什麼合約?
既然簽了合約,又責人「說話不算數」,那就有點不三不四。你到底是相信「合約」呢,還是「說話」?
簽合約,就是把生意合作細節一條條寫進去,雙方同意了,下筆簽署,以後照合約行事,有糾紛也照合約解決,自己解決不了,就拿合約上法庭打官司。
事情不是很簡單嗎?
如果一樁生意合作,除了合約之外,還有些「說話」留着,作為合約外的承諾,這樣的「合約精神」,就很業餘。
兩岸三地之中,香港是最重合約精神的地方,在大陸和台灣,還相信「牙齒當金使」那一套。有趣的是,商業騙局也數大陸和台灣最多,許多「說話算數」的事情,結果不但不算數,還把壞數都算到拍檔頭上。
如果「說話算數」,就不用簽合同,反之,簽了合同,就不用理會說過什麼話了。
連這點都不明白,台灣幫還怎麼來香港玩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