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存憂 美股早段軟

製造業存憂 美股早段軟

【本報綜合報道】美股三大指數周一同創逾1年高位後,昨早段偏軟,主要由於生產商成本壓力加劇,令市場擔心通脹威脅重臨,加上紐約州製造業表現遠遜預期,以及聯儲局昨開始召開今年最後一次議息會議,市場觀望氣氛濃,道指早段最多跌48點。
開市後一小時(本港時間昨晚11時半),道指跌18點,報10482點;納指跌4點,報2207點。英、法、德股尾段跌0.43%至0.64%。
美國11月工業生產升0.8%,3個月最強,勝市場預期的升0.5%;設備使用率亦由70.6%升至71.3%,略高於預期,但仍遠低20年平均的80%;反映中西部製造業表現的紐約州製造業指數,則由11月的23.51急挫至本月的2.55五個月低位,與預期升至24大相逕庭,更創歷來最大跌幅。

生產物價指數意外急增

通脹方面,隨着燃料及貨車漲價,11月生產物價指數(PPI)按月升1.8%,較10月的0.3%及市場預期的0.8%為高,撇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PPI則升0.5%,亦較預期高逾倍。與去年同期比較,上月PPI升2.4%,是一年來首次上升,核心PPI漲1.2%。
分析員說,紐約州製造業奇差,抵銷11月工業生產勝預期的刺激,加上生產物價顯著上升,令市場擔心儲局須面對要求加息的政治壓力,不利投資氣氛。不過,專家指在產能過剩及經濟未完全復蘇下,廠商難以將增加的成本轉嫁消費者,故不會帶來通脹威脅。

美滙升至兩個月高位

有基金業人士稱,在白宮救市行動刺激下,美國標普500指數已從3月的12年低位反彈65%,隨着經濟漸見起色,投資者開始揣測聯儲局何時開始撒回量化寬鬆措施,在此等不明朗因素下,相信股市明年4月前也會相當波動。
市場憧憬美國經濟改善,美元續受追捧,美滙指數曾升至77的逾兩個月高位。歐元一度跌1.31美仙,見1.4525美元,為兩個月最弱,美元最多升0.86日圓,見89.5日圓。
財政部公佈,美國10月份長期外資淨流入為207億美元,較預期的371億及9月的407億美元為少,期內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保持在7989億美元,仍是全球最多。富國銀行表示已獲財政部批准,完成批股集資104億美元後,將償還250億美元援助貸款,是繼花旗後,另一家向華府還款的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