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鐵車廂發覺門邊的座位漆上了紅字,變了優先座,讓出來給老人、孕婦等,這主意甚好,像台北捷運也有這類功能。此種公開的禮儀規範,有助城市文明發展。
在台北,人人守規矩,看見優先座都不敢先坐下來。就算坐了一會,只要有人前來,都馬上讓座出來,像程式輸入般自動自覺。
但香港人似乎還沒習慣。前幾天有台灣朋友大着肚子來觀光,乘車站得腿痠也沒人讓座給她,教她有點失望。
不過,香港人的地鐵禮儀至少比內地好。在內地坐地鐵的經驗不算愉快,擠擁撞推有齊,每次從車廂裏走出來,都有走難的感覺。有時懶得擠,乾脆坐的士。但坐的士,又少了機會觀察庶民生活。好像在北京,時間都花在移動的過程,一程的士接一程的士,感覺不到民間生活的核心味道。
說起來,南方城市中,香港是好的,有自由,亂中有序。廣州像香港,有着香港的亂,卻沒有香港的自由。北方城市則大氣,有一種潔淨與秩序感,氣質上與香港完全不同,可以開闊心靈。
巴黎地鐵靠近車門旁邊的座位都是要坐的時候才拉下來的,但人多的時候,就不可拉下來,這是共識的規則。有時看見人們自動自覺地把座椅拉上,讓出空間給站着的乘客,會有一種給了別人方便的愉悅感。累人的生活裏,稍稍出現這些愉悅的感覺,會令生活顯得可人。不過是舉手之勞,但在默契中彷彿變成了可親的同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