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減煤入口稅增供應加風力設備進口稅 抑制產能過剩

內地減煤入口稅增供應
加風力設備進口稅 抑制產能過剩

【本報訊】中國財政部昨日調整進出口關稅稅率「一石二鳥」,除了降低煤炭等資源性產品的進口稅率鼓勵資源進口之外,同時提高風力設備的進口稅率抑制產能過剩加劇。分析認為,中央此招圖以稅收政策助推產業調整,促進經濟平衡發展。 記者:尹燕麗、周燕芬

財政部表示,明年將對600多種產品實施較低的年度進口暫定稅率,主要包括煤炭、花崗石、磷礦石、天青石等資源性產品,同時取消風力發電設備等原來較低的進口稅率,並對原油、部份鋼材等「兩高一資」(高污染、高能耗、資源性)產品實施出口暫定稅率。

可減少產煤污染

財政部續指,內地經濟存在不確性,特別外貿形勢仍嚴峻,故明年關稅政策要照顧外面與本土形勢,將發揮調控槓桿作用,促進對外貿易穩定增長和結構優化。
中信嘉華中國業務首席經濟師廖群表示,中國雖是煤炭大國,但煤礦多在山西、河南等地,而電量需求大的華東地區較為匱乏,由於目前交通能力無法滿足運輸需求,山西煤礦也正經歷結構調整,故進口或能起到平衡作用,同時也可減少產煤污染,為未來發展積累更多能源。而提高風電設備進口稅率則可為內地已經過剩的產能提供更多消化空間。
中國銀河證券分析師張新法認為,中央是想通過稅收政策調整產業結構,鼓勵發展新能源及高新科技但抑制產能過剩行業,同時刺激內地經濟需求。通過稅收調控企業成本,可讓企業自發調整發展重心。

有助調整產業結構

財政部稱,明年的關稅總水平與今年相同,仍為9.8%。其中,農產品平均稅率為15.2%,工業品為8.9%。此次降稅後,中國對世界貿易組織(WTO)的降稅承諾全部完成。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表示,財政部調整關稅,一方面為履行WTO承諾建立良好的對外經濟關係,另一方面則為調整進出口產品結構以調整國際收支平衡。

財政部調整部份產品稅率

-農業-
對鉀肥、動物飼料、棉花採摘機、大型收割機等農業生產和機械設備實施較低的進口暫定稅率

-能源和環保產業-
對煤炭、鋰輝石礦、溴等能源資源產品,植物酸性油等基礎性原材料,槽式太陽能拋物面反射鏡等環保設備及零部件實施較低的進口暫定稅率

-資源產品-
對磷酸、成品油、硝基甲苯、取向性矽電鋼寬板、不銹鋼製無縫鍋爐管、風力發電設備等產品不再實施較低的進口暫定稅率,恢復最惠國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