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消息人士透露,針對近期亞洲果業(073)及心連心化肥(1866)兩隻以介紹形式上市的新股,掛牌首日股價大幅波動,證監會可能考慮建議引入如莊家制、增加股份供應以及提供買賣流通量等措施,以改善這類新股在掛牌首日股價大幅波動的情況。 記者:高淑嫻
亞果上月底掛牌,開市報價等於前一天在英國AIM收市價的10倍,心連心首日掛牌的股價較前一天在新加坡交易所收市價高2.5倍,事件引來市場關注。接近監管機構消息人士稱,事件可能或不可能涉及股價操控,但監管機構可以考慮引入措施,改善情況。
或加強監管大型證券行
問到在落實是否引入新措施之前,港交所(388)應否暫停新股以介紹形式上市,消息人士不置可否,只稱港交所亦正在檢討事件。事實上,港交所為回應亞果事件,已於本月初公佈新安排,不再於交易系統的股份版頁中,展示以介紹形式上市的新股的單一歷史數據,即有形資產淨值。
除了關注以介紹形式上市的新股,消息人士透露,證監會來年將會加強對大型證券行的監管,有別於以往集中在小型證券行身上。此外,配合二十國集團(G20)為應對金融海嘯,就整體金融市場提出各方面改革建議,證監會考慮於明年提出建議,要求對冲基金及信貸評級公司,要向證監會申請牌照,受到證監會監管,詳情在研究中。
擬效G20評級機構要領牌
G20早前認為,信貸評級構機如標準普爾及穆迪應要註冊,並受到更大規管,以確保他們符合國際良好實務守則,防止不可以接受的利益衝突出現。消息指,證監會正考慮將G20的建議在港推行。
此外,消息人士批評,市場失當行為審裁處目前的運作缺乏效率,證監會完成調查後,要先交給政府處理,可能經過兩年後,才交給審裁處進行聆訊。證監會近年偏向把案件直接交予律政司,再交到法院進行刑事審訊,由證監會完成調查到交到法院審理只需一年。雖然如此,消息人士認為,市場失當行為審裁處仍有需要存在,但要改善運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