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內北上七城市開K11新世界80億搞藝術商場

五年內北上七城市開K11
新世界80億搞藝術商場

【本報訊】港人有時把藝術與「扮嘢」畫上等號,新世界(017)執行董事鄭志剛偏要在港設計一個有藝術館概念的商場K11。他坦言「預咗」被人批評K11以藝術包裝,提高商業價值。雖未見成績,但他已計劃將此模式發揚光大,5年內花80億元人民幣在內地7個城市開設K11,繼續支持本地/當地藝術。
記者:高淑嫻

位於尖沙嘴河內道的K11將於本周四開幕,商場去年招租,碰上9月爆發金融海嘯,零售企業紛紛削減預算開支,部份原先打算租用K11的商戶打退堂鼓,新租戶也不易請來。

尖沙嘴K11最高呎租$250

鄭志剛接受訪問時承認,金融海嘯後6個月,招租最困難,加上藝術館商場是全新概念,他要親自飛到巴黎、日本、倫敦等地與商戶洽談。他透露,單是一間書店,已花上一半年時間洽商才達成租賃協議。
直至今年下半年經濟稍為好轉,加上樓上的名鑄銷情理想,租務才有起色。K11現已租出80%,其中有65%是首度來港開設旗艦店;零售及食肆樓面分別佔80%及20%。雖然租務良好,但租金水平稍遜預期;鄭志剛透露,最高呎租是250元,較原先估計的300元低17%,食肆呎租則介乎50至80元,免租期卻沒有特別加長,只有1至2個月。

抨港零售超悶 只靠品牌

打理新世界百貨(825)多年的鄭志剛批評,本港零售市場其實是「超級悶」,大部份商場依靠品牌租戶來吸引顧客,沒有個性;而且顧客群分散,部份商場根本不清楚目標顧客群;因此,鄭志剛要設計一個「前所未有」的商場。
他指出,K11不是要搶香港其他大型商場的客源,而是要製造一班新客群,一班講求生活態度,要有型的客群。「K11唔係以消費能力,而係用生活態度去吸引人群」,預期顧客消費單價約1800元,年齡介乎25至50歲。位置關係,鄭志剛估計,顧客有一半是香港人,30至40%是內地遊客,一至兩成是海外旅客。

「用生活態度去吸引人群」

雖然商場成功與否是未知數,但他已計劃把這個藝術館融入商場的概念引入內地,未來5年在武漢、成都、瀋陽、廣州及京津滬等7個城市開設K11,總樓面1000萬平方呎,建築費連地價約80億元人民幣。長遠而言,他希望K11可發展為如法國的老佛爺般,是遊客到內地及香港旅遊必到的景點,成為中國人的國際品牌。

佳作共賞
設藝術櫃展覽本地作品

新世界(017)執行董事鄭志剛是「番書仔」,他指設計K11時並無加入風水元素,反而設法減低「扮嘢」及造作感,「計劃時,唔好諗呢個係商場,要用藝術館角度去諗。」
K11自資2000萬元購入13件藝術品作長期展覽,還有19個藝術櫃讓本地藝術家展出作品,3個月換一次;開幕初期主要是畫展,有6至7位藝術家參與,有意購買作品可聯絡創作者。K11有6層,總樓面34萬平方呎,鄭志剛說,因樓面不太大,可讓藝術品擺放得較集中。
基本上,19個藝術櫃放在商店與商店之間,且是當眼處。他指藝術品一定要擺得不經意,「唔可以專登放件嘢喺度,咁樣就會好造作!」
除了硬件,軟件的配合亦相當重要;K11聘請14名少男少女作顧客服務員,隨時為遊人解說。說到底,鄭志剛希望證明他這個新概念行得通,其自創「能量消費」概念,希望藝術能刺激顧客購買慾,他明白整個項目存在風險,但屬於計算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