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醫學會的調查顯示,80%香港人曾有腰背痛,70%人曾有頸痛。頸腰背痛與傷風咳一樣,已變成都市病。都市人工作忙、工時長及壓力大,加上工作姿勢不良,肌肉容易長期處於緊繃狀態,不良姿勢如長期彎腰低頭對着電腦,令頸腰肌肉筋膜的負荷大增,輕則導致腰痠背痛,重者會引起頭痛、頸肩膊痛、放射性痛、手痹、腰背痛等病徵,影響工作及睡眠。但很多人誤以為肩頸痛或背痛是平常事,而不加理會,其實嚴重疾病如心臟病、關節炎、肺結核和脊柱腫瘤等,也都會產生背痛頸痛,因此患者不應掉以輕心。
中醫認為,慢性頸腰痛多因挫傷、受撞擊、積勞(即姿勢性勞損)、舊傷等引致筋脈、經絡受損,氣血運行不暢,瘀血凝滯腰部所致。治療慢性頸肌、腰肌勞損,可運用中藥、針灸、推拿或中藥薰蒸,單獨使用或合用均可。而針灸、推拿治療是較常用方法之一,主要作法是舒筋活血,益腎強腰,通絡止痛,因其副作用較小,又可配合內服中藥治療,是治療腰頸痛不可多得的主流方法。此外,每周也應進行1至2次適當的運動鍛煉,如游泳及伸展運動。
中醫食療湯方對防治腰痠背痛也有一定療效,例如「葛根杜仲豬骨湯」,材料:葛根(30g)、杜仲(15g)、豬尾骨(200g)。製作方法是將上述材料洗淨備用,豬尾骨先出水,煲內注入適量水,放入葛根、杜仲及豬尾骨,先用大火煮沸,再轉用慢火煮2至3小時,最後調味即可食用。每周可飲用1至2次,主要功效包括補腎壯骨及舒筋活絡。
撰文:東華三院王澤森上醫館張婉蘭中醫師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