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創黨主席李柱銘先生在最後階段全力游說及拉票,儘管部份黨員及其他泛民主派成員用不同方法游說民主黨支持五區總辭公投,民主黨昨天的特別委員大會仍然以多數票否決參與總辭公投,只同意讓黨員為參與總辭的泛民成員輔選,只同意黨組織可以協助輔選工作。
民主黨內的主流意見一向對五區總辭公投行動有保留,昨天的決定並不讓人意外。只是有關決定不但削弱了總辭公投行動的力量,也損害了泛民主派政團之間的互信與合作,對爭取雙普選、真民主是弊多於利的。
事實上在推動雙普選停滯不前的今天,在北京及特區政府在民主發展問題上嘆慢板的今天,泛民主派政黨及支持民主的政團有必要考慮各種各樣的行動,包括一些新鮮、有力、高風險的政治動作,例如實行五區總辭公投,透過五區總辭,全港市民、選民將會聚焦在雙普選這個議題上,將會有機會再次用手上的一票向北京及特區政府表態,迫使他們正視市民對民主的強烈訴求,促使他們採取實質行動解開民主發展的死結。現在民主黨決定不參與總辭行動,泛民主派未能以一把聲音說話,未能集結全部力量,對總辭公投行動的成效肯定有影響。
不過,政黨只是協助市民參政、議政的中介機構,只是協助動員市民的其中一種組織。總辭公投的成敗關鍵不在於民主黨是否派人參與,而是在於市民、選民是否支持有關行動,而是在於市民是否樂意參與,而是在於能否深入發動所有支持民主的市民,特別是對總辭公投不理解,有這樣那樣憂慮的市民。
應該看到,社會上以至泛民主派陣營對總辭公投行動有憂慮及抗拒的人為數不少。總辭公投要取得理想效果,要達到凝聚力量的效果,大力推動的政團、團體現階段該做的不是指摘他人不參與;他們該做的是透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清楚解釋總辭公投的意義及必要性,清楚解釋這個策略如何有助推動雙普選,清楚解釋為何總辭公投會變成普選與反普選的決戰。只有經過反覆辯論及解釋,才有可能清除疑慮,才能把懷疑者變成支持者。
除了釋除對「為何公投」的質疑外,推動總辭公投的政團也有必要為公投定出清晰的主題,定出清晰易明的公投議題。現時有政團建議以二○一二雙普選作為公投的主軸,有政團核心人物則認為可以以更具體的「廢除功能組別議席」作為最主要訴求。不同的訴求及主題將直接影響市民參與的意願,將會左右公投的意義與結果,推動的團體應當小心研究,及達成共識,不能各搞一套,以免造成混淆。
當然,最重要的是泛民主派不同政團、不同議員不應因總辭公投問題而互相攻訐,互相指摘,令彼此的裂痕加深。爭取真正民主及普選的路仍然相當漫長,走好這條民主路需要更多的同行者,需要團結更多理念相近的人。假若泛民主派政團因策略不同就心存芥蒂,互扯後腿,不願合作;那支持民主的力量將會變成散沙一盤,無法凝聚足夠的票數與壓力迫使北京及特區政府讓步,無法令真普選盡快來臨。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