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銀香港(2388)是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業務下,人行唯一認可的境外清算行平台;中銀香港企業銀行及金融機構副總經理陳文表示,自7月服務推出至今,透過清算渠道進行的人民幣貿易結算金額,累計達3.2億元(人民幣.下同),交易宗數為137宗,其中屬該行相關客戶的交易量及金額佔比約四成,若單計10及11月份,按月貿易結算額增幅更超越一倍。
記者:劉美儀
陳文相信,當局可望在很快的將來,進一步放寬試點城市及合資格參與企業名單,並擴大產品範圍,由實物交易延伸至服務貿易結算,在「組合拳」優惠政策下,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明年肯定會錄得顯著增長,暫時跨境貿易結算仍以滙款、押滙、交收等業務為主,貿易融資所佔不多。
人民幣結算賬戶逾5000個
人行《試點管理辦法》下,容許「兩條腿」式跨境清算渠道,上述逾3億元的跨境貿易結算數字,並未包括進出口商經內地代理行進行的跨境結算活動。銀行公會主席王冬勝早前引述人行數字時指出,截至11月底,跨境貿易結算交易共173宗,涉及金額2.3億元。
雖跨境貿易結算規模有待提升,但陳文指在中銀開立人民幣結算賬戶的戶口已逾5000個,反映企業為日後業務早作部署,對人民幣結算需求殷切。目前已有超過50間本地、海外及東南亞等境外參加行,與中銀簽訂人民幣貿易清算及結算協議;7月時參加行數目僅20多間。
東盟採人民幣結算意願大
人民幣滙率變化及波幅亦直接影響企業對選擇人民幣結算的意欲,他認為,在人民幣滙率平穩而有升值潛力下,對出口往內地的東南亞國家,若收取較強勢貨幣自然更有利,未來東盟地區以人民幣結算意願會很大,相反中國出口至東盟國家未必會棄用人民幣結算,他指最重要是買賣雙方談判結果,定價反映各方面綜合因素。
今年8至10月間,中銀便與金管局組團,拜會東盟十國內6個成員國(新加坡、越南、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等主要商業銀行;上月底該行宣佈,與東盟地區多家商業銀行,簽署人民幣貿易跨境結算業務清算及結算協議。
近期《兩岸金融監理合作諒解備忘錄》正式簽署,明年初生效後,兩岸合資格銀行可在對等地域設立分支機構;中銀母公司中國銀行(3988)已表明,會第一時間在台北申設分行。陳文表示,發展兩岸四地業務(中港台澳),是以集團而非單靠中銀力量和策略作為考慮基礎,該行現無意在台申設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