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企業受惠國策興業獲大單 金額逾4億 明年起入賬

新能源企業
受惠國策興業獲大單 金額逾4億 明年起入賬

【本報訊】發展再生能源是國家大政策,在政策扶持下,興業太陽能(750)是受惠者之一。該公司董事長劉紅維表示,今年中央提出「太陽能屋頂」及「金太陽計劃」,興業太陽能至今透過兩政策,分別取得10兆瓦及20兆瓦定單,部份將在明年業績中反映。
記者:劉碧思

從事玻璃幕牆工程的興業太陽能,在太陽能光伏行業鍵中,位處最下游。劉紅維接受專訪時表示,由於業務定位,令興業在3月推行的「太陽能屋頂」計劃,以及7月推出的金太陽計劃中,均直接受惠。

太陽能屋頂計劃可賺1.4億

其中「太陽能屋頂」計劃,興業已簽訂的合約涉及10兆瓦電量,金額約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相關工程毛利率35%計算,利潤約1.4億元。至於金太陽計劃,至今已接到涉電量達20兆瓦的合約,但劉紅維稱,不同工程合約金額及毛利率有別,故未能透露涉資及利潤。
興業08年度及今年上半年度純利分別為1.03億元及5306.9萬元。他指出,來自這兩項優惠政策產生的利潤,最快明年業績才陸續反映。

興業研發的太陽能水泵。

海外定單毛利率逾20%

將反映在業績中的,除了來自優惠政策的生意,亦包括年初作海外策略部署的成果。興業提供技術開發、材料、加工及安裝,業務可分工程及產品兩部份,只提供技術、材料及安裝的屬產品銷售;凡提供安裝的都納入工程。兩項業務現分別佔營業額30%及70%。
產品銷售方面,興業力拓海外市場,已簽訂的合約來自美國、澳洲及中東。劉紅維稱,憑藉中國產品價廉的優勢,故興業將自行開發的技術及加工產品,售予海外同行。在國內銷售產品的毛利率10%,海外毛利率則逾20%,但由於海外市場不及內地,他預期明年外國業務佔收入逾10%,海外定單收入可望在下半年業績反映。
從事幕牆工程的興業,乘新能源興起,積極拓展太陽能光伏業務,現時傳統幕牆工程及光伏建築業務佔收入分別為70%及30%,但明年傳統幕牆業務亦轉型為節能業務,透過不同產品及技術加工,在傳統幕牆注入節能元素。

興業自行研發加工的BIPV組件。

明年推自行開發智能電網

同樣在明年推出的還有兩項產品,包括同時以太陽能發電及發熱的系統,及「智能電網」。國家新能源政策,亦大力發展智能電網,興業亦開發了自家的「智能電網」,但規模細得多。
劉紅維稱,由於太陽能發電受制於只在有日照下才能發電,至於風電則不穩定,興業研發將兩類發電互補的系統,發電成本為火電的70%至80%。興業只提供技術,不會自行生產風機,系統明年推出市場。

扶持政策
中國城市農村兩路谷光伏

為加快光伏發電發展,中央自今年3月開始,接連推出多項扶持政策。其中3月底財政部公佈推出「太陽能屋頂計劃」,主要通過財政補助,解決太陽能光伏建築一體化設計及施工能力不足等問題。
計劃分兩方面,一是經濟發達、產業基礎較好的大中城市,推廣太陽能屋頂、光伏幕牆等光伏建築一體化示範;二是支持農村與偏遠地區發展離網式發電。實際補助金額為符合條件的太陽能光伏建築應用示範項目,每瓦補貼20元人民幣。
此外,財政部、科技部及國家能源局在7月共同推出「金太陽計劃」。財政部從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中,撥出一定資金,支持光伏發電技術應用於各類領域及關鍵技術產業化。

最多補貼70%

計劃擬在未來2至3年,財政補助不低於500兆瓦的光伏發電示範項目,其中包括對併網光伏發電項目,原則上,按光伏發電系統及其配套輸配電工程總投資,給予50%補助。若屬偏遠無電地區的獨立光伏發電系統,補助更達總投資的70%。至於光伏發電關鍵技術產業化,以及基礎能力建設項目,則主要透過貼息及補助方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