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走勢仍是陰晴不定,恒指連跌5日之後,上周五反彈,但始終嫌力度不夠,能否重拾升軌?此刻難料。然而,上周五晚美股在利好數據支持下上升,美國消費市道進一步回暖,加上出口升至11個月高位,企業庫存亦止跌回升,反映當地經濟復蘇步伐加快,大行大合奏唱好。有意見認為,美元會跟美股一併上升。這點筆者不十分同意,起碼在短期內不同意,因為過去一年累積下來的「套息交易」,始終會受美元上升帶動而有拆倉需要。要美元跟美股一齊升,一定要等經濟確認復蘇,美元步入加息周期。在加息周期開始之初,股市必升,美元亦有補倉盤帶動而向上。
指數方面,市場氣氛略轉淡,技術走勢亦呈弱勢,恒指一日未能重越22500,也難望扭轉劣勢。期指及期權數據同樣顯示大市有下調壓力,未可過份樂觀。認購期權的未平倉合約在22000至22400水平加倉,反映阻力位已越壓越低。期指似有大戶開始平好倉迹象,後市暫看21000之支持。
糧食股值得持貨
過去一周的跌市中,連強勢的家電股及汽車股亦回落,相信短期震盪在所難免。內地公佈的數據同樣理想,消費物價亦重納正增長,食品及農業股皆受惠。雨潤食物(1068)受惠於豬肉價格上升而造好,相信中長線的利好因素短期難改,值得持貨。糧食股可留意中糧(606)、中國食品(506)及中國澱粉(3838)。由於預期消費物價升勢持續,糧食股將成為未來一年的主力投資對象,近期可趁大市回落之時收集。
沈振盈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