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短訊有收費陷阱

免費短訊有收費陷阱

根據電訊管理局統計,全港共有超過1190萬流動電話服務用戶。收發短訊是通話以外另一個重要功能,有公司窺伺這個龐大市場,向手機用戶發出收費短訊,用戶登記免費服務卻變成收費服務,更有讀者指未登記便被收費。

讀者李先生早前上網瀏覽,有網頁聲稱輸入手機號碼及網絡供應商資料,便可免費下載手機鈴聲,遂照辦,未幾便收到手機鈴聲。不過其後收到網絡商賬單,被收取150元額外費用。「我打畀網絡商,佢哋話係代一間叫mTouche嘅短訊公司收,但網頁明明話免費,點會變成收錢?」

從未登記亦被徵費

另外翟先生和鄭小姐也有類似遭遇,二人早前收到有關姓名學分析和問答遊戲的短訊,兩人並無打開短訊,但各被網絡商收取數十元額外服務費,向網絡商查問,同樣獲覆收費源於登記了mTouche公司服務所致。二人堅持從未作任何登記,質疑短訊公司系統有誤。
mTouche回應,公司收到客戶登記資料,會發出確認密碼到同一電話號碼,用戶再要輸入密碼才可正式啟動服務。翻查資料,系統存有客戶的登記、輸入確認密碼的時間和網絡位址(IPAddress)。客戶可透過短訊或電話要求取消服務。
記者曾利用互聯絡搜尋器,成功找到數個由mTouche提供服務的網頁,包括姓名分析、鈴聲下載及星相命理分析等,發現網頁強調提供免費服務,不過當點擊「主要條款」連結,才發現所謂免費服務,其實僅指頭兩個短訊或第一個鈴聲才免費,之後手機收到的短訊和鈴聲全部收費。若未細看條款,實在容易令人誤解所有服務均免費。
檔案編號:1113067、1120016、1120035

進入「主要條款」連結,才發現收費詳情(紅框示)。

電管局新建議提醒用戶

電訊管理局今年1月至11月接獲96宗有關收費訊息服務的投訴,上月底該局公佈一系列建議,促市民提防經短訊和多媒體訊息發送的流動收費訊息服務:
‧回覆推銷短訊或多媒體訊息時應細閱內容;
‧作購買決定前要清楚服務內容,因為輸入某些號碼,可能代表同意持續訂用服務;
‧向服務供應商提供流動電話號碼或個人資料,必須考慮清楚;
‧小心查閱賬單,確保沒有未訂用或使用的服務費;
‧讓家人(特別是小孩)明白訊息服務須收費。
建議詳情可瀏覽: http://www.ofta.gov.hk/zh/c_alert/c_alert_20091120.pdf

社會服務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傳真:37112468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各類表格: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forms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