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如非父阻危險品實驗 高錕可能得化學獎

特稿
如非父阻危險品實驗 高錕可能得化學獎

「那時如果不是爸爸阻止,高錕今天拿的可能是諾貝爾化學獎。」高錕的弟弟高鋙前日由美國趕抵瑞典斯德哥爾摩,見證哥哥榮耀的一刻。高鋙說兄弟倆感情要好,小時候跟哥哥在上海的家裏偷偷做實驗,有次被哥哥意外濺出的酸性液體所傷,從此小高錕被爸爸禁止再做化學實驗,高錕才將興趣轉投研究無線電,為今天「光纖之父」的成就埋下種子。

做實驗 硝酸濺傷弟

高鋙比哥哥小三歲,樣子跟高錕不太相像,但他形容二人關係很親近。高錕自小對化學特別感興趣,小時候在上海的家中,經常背着父母偷偷做實驗。高錕有次想自製菲林,在高鋙協助下炮製硝酸銀,一不小心濺出液體,燒傷了弟弟的手,父母才驚覺他倆的危險勾當,從此禁止他們再把家裏變成實驗室,但好奇的高錕很快就找到新興趣,就是研究無線電。高鋙笑言,若非父親當日禁止,說不定哥哥今天拿的是化學獎。
高家1948年移居香港後,高鋙跟哥哥一樣入讀聖若瑟中學。他還記得那時家住銅鑼灣,「我們經常跑到後山,一起走上去。」哥哥後來留學英國,他則升讀香港大學,59年土木工程系畢業後才到海外。看見哥哥今天的成就,他感到很高興,很驕傲。
高錕的表弟金廣初也是獲邀觀禮的親友之一。他說,64年他到英國探望表哥,到過他的實驗室,親眼目睹高錕剛開始進行光纖通訊研究,當時實在沒想過,那時還在探索階段的實驗,成就了今天改變世界的全新資訊科技,更為表哥帶來諾貝爾物理獎。「嗰時剛開始做,做實驗唔可以確定一定成功或者發現重要成果,當時冇諗到咁遠。」他說,光纖成就20年前已獲肯定,若表哥幾年前獲獎,可能更加圓滿,但「呢啲嘢好難講」。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