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發燒友,你可以有幾發燒?當初聽到香港錦鯉會一眾會員說帶我到魚場看看,我還以為他們是業界人士。「我們絕對是業餘的,不過可能比業界人士更發燒!」他們在新界買農地,以專業的規模飼養錦鯉,當參觀到創會會長伍祥發的那個全天候魚場,巨大肥美達一米長的巨型錦鯉在我面前游弋,哦,我也想學莊子說:錦鯉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記者:何兆彬
攝影:伍慶泉
三大錦鯉魚種
尾尾一米長
沒騙你,這裏的錦鯉每條真的有一米長!大概有半個成人那麼大,比較之下,平日魚店見到的那些就像魚毛!再細心看,如斯巨型的錦鯉臉部表情多多,吃起飼料上來,像個嬰兒,十分可愛,但一米長的錦鯉年紀只有5歲,問:聞說錦鯉年紀可達20-30歲,當真?前任會長陳國強:「何止30歲,日本的歷史有記載,最長命那一條錦鯉活了百多歲呢!」錦鯉長壽、善良,又親近人,在日本甚至整個東方,向來都是闔家喜愛的魚種。
一字記之曰:水
問會長列應揚錦鯉有甚麼吸引?他答:「第一,牠們夠生猛、很活潑,而且每條魚的花紋都不同的。」至於飼養的難度,陳國強表示,一如飼養其他魚,最難是過濾系統養錦鯉其實是養水,「水做得好,牠自會展露優美的一面,否則,不論色斑或皮膚都會有影響。」會長說,一般人對錦鯉都會有些誤解,例如認為飼養牠們很貴,「部份確是很貴的,但一般的並非如此。」第二,是很多人以為錦鯉當然要吃魚仔,「其實牠們吃魚糧就可以了,錦鯉本身近乎吃素,很餓很餓才會吃魚仔。」他們補充:「錦鯉是可以越養越靚的,因為魚本身由出生到一公尺,要5-7年,這過程當中要看過濾系統。魚當中有早熟的,也有遲熟的,那你就要等到那個時候。」
採訪當天,錦鯉會一行三人就先帶記者到會址之一,創會會長伍祥發先生的魚場參觀,「伍先生是發燒友之中的發燒友,這裏有十二個塘,有室內的全天候水泥塘,也有野塘。伍先生很慷慨,我們會員很多活動都在此舉行。」兩種魚塘中,水泥塘以人工搭建,設過濾系統,有遮蔭,給魚兒過冬;後者是野生魚塘,沒有濾水系統,全部廢物由大自然分解。其實錦鯉本身是凉血動物,零度以下都能生活,毋須過冬設備,但牠在野塘生長較快,生長得快時卻長得不夠細緻,因此夏秋在野塘,每年11月左右就搬到室內水泥塘,搬家全為了靚靚。至於野塘,在冬天則會抽乾水,露出塘底,曬曬太陽滅滅菌,再翻一翻塘泥,「這樣子魚才會養得靚。」
醉心繁殖望奪標
香港錦鯉會會長列應揚與前任會長陳國強二人,原來飼養錦鯉都有20多年了,越養越狂熱,可有甚麼目標未達到?列:「我目標能有條錦鯉,一手一腳,能由小養大,直至奪得品評會冠軍。」陳:「我希望憑自己的知識,養一些魚,能夠奪得全港的冠軍。」原來兩人都有花時間鑽研繁殖技術,但這種規模的興趣,可是非比尋常的魄力,「工序很繁複。但趣味就像自己生了一個小孩子,由小湊到大。每一次由雌魚及公魚生出魚卵,受精,繁殖出魚苗,如是者大概每45天要篩選一次魚苗,這樣子到了一歲以後,就由十萬條魚苗篩剩一千條左右,這就由野塘搬上來水泥塘過冬了,過冬後到了4-5月,又再搬回泥塘,這樣子到了年底就剩下300條左右了。到了第三年,可能只剩下20條,這會是同一胎魚內(十萬條)中最佳的20條,卻不保證這會得獎!」
由於繁殖很累人,他們也不是每年都玩,像陳生上一次繁殖,已是兩年前。列先生也玩繁殖,「我比較挑剔,兩歲後只剩100條。但到目前還不成功,還沒有一條是心目中的水準,能追平日本級數的魚,所以這是我們心目中的夢想。」
談到這裏,需要了解一下怎樣觀賞錦鯉。錦鯉為日本國魚,要分品種,錦鯉大概分14-15種,「其實年年都有些新品種,以大正、昭和、紅白最受歡迎。」一條錦鯉美不美,要先看體形,「要大條,像炮彈一樣,但沒肚腩;第二看顏色,要鮮艷;花紋人人喜好不同,因此最後才看花紋。」
水泥塘
野塘
香港有個小千谷
剛才談過,養魚最重要是養水。鯉魚粗生,不難養,但要濾水做得好魚才會活得好。
以伍先生的超專業系統為例,他先過濾了魚便,水再經過麥飯石,然後把水抽到高處,經過層層的細菌室滴下(放滿俗稱「貓屎」的珊瑚粒),加大含氧量,才送回塘中,列會長:「一般濾水系統沒有這麼大規模,做完麥飯石就送回塘中。」
所謂發燒,可真的是個無底潭,最重要是發燒友樂在其中。例如錦鯉會,成員近百,活躍者周周都到牛潭尾,年年去日本的錦鯉之鄉──新潟小千谷朝聖、買魚,「其實牛潭尾就是我們的小千谷,這裏以前就是繁殖魚場和農地,後來很多業者休業了,我們在這裏養魚的人就越來越多。」
香港錦鯉會網頁
http://www.hkkoiclub.com/eng/index.php
普通會員年費$600
全費會員$1,600(可每月收到日本愛鱗會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