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國家統計局昨日公佈11月經濟數據,工業增加值連續7個月按年增速加快,率領進口走出「海嘯」陰霾,在低迷12個月後,進口首度轉正並勁增26.7%,出口隨外部需求復蘇亦有望於明年初走出谷底,重現增長。出口重新發力,明年將恢復「出口」、「投資」、「消費」三馬齊驅威勢,拉動經濟平衡增長。 記者:尹燕麗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定明年限制新投資,令今年帶動經濟彈升的投資成為配角,消費和工業反成主角。
戶籍「大解放」和家電下鄉政策加碼,為谷消費注入新動力。工業亦將上演一場革命,工信部部長李毅中說,工業發展將以調結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
要谷工業的底牌,李毅中沒有解畫,但從統計局昨日記者會中找到底蘊。
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提到,溫和通脹對企業家來說,是市場形勢變好,願意擴大投資,亦會多聘工人。簡單說,企業家的投資同時帶動進口和消費,有工做就有消費。
作為經濟活動主要指標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上月份按年增長19.2%,比去年同期加快13.8個百分點,比今年10月加快3.1個百分點,連續7個月按年增速加快,同時39個大類行業全部保持按年增長,工業活動強勁復蘇。
進口13個月首增長
工業造好帶動企業進口增多,本次最大驚喜就是進口於11月轉負為正,13個月來首次增長,增幅高達26.7%。盛來運說,工業增加值由負轉正必須注意去年的基數低,因此不能盲目樂觀。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表示,進口異常強勁說明內需好於預期,主要受益於重工業以及房地產、汽車消費的迅速恢復。中信嘉華中國業務首席經濟師廖群認為,進口勁增說明企業對經濟復蘇信心很強,雖然出口仍然為負,但改善幅度已經很大,預計12月可以轉正。
海關數據顯示,11月出口按年下降1.2%,比10月收窄12.6個百分點,進口按年增長26.7%,貿易順差為190.93億美元。經季節調整後,出口按年下降0.3%,進口按年增長22.2%。
消費穩零售額增15.8%
今年首三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7.7%,其中投資、消費、出口分別貢獻7.3、4、-3.6個百分點,結構極不平衡。廖群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谷消費,本周國務院常務會議又頒佈八大刺激消費政策,相信明年GDP增長9.5%,投資、消費、出口的貢獻率將調整為4.2%、4.7%及0.6%,投資減弱、消費加強。
1至11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按年增長32.1%,比1至10月回落1.0個百分點;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長15.8%,基本與上月持平。「出口」重新起跑,「投資」增速放緩,「消費」平穩增長,經濟結構正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政策導向悄悄調整。
中國11月主要經濟數據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11月按年變幅:+19.2% 1至11月按年變幅:+10.3%
城鎮固定資產投資 11月按年變幅:/ 1至11月按年變幅:+32.1%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11月按年變幅:+15.8% 1至11月按年變幅:+15.3%
居民消費價格(CPI) 11月按年變幅:+0.6% 1至11月按年變幅:-0.9%
工業品出廠價格(PPI) 11月按年變幅:-2.1% 1至11月按年變幅:-6.0%
出口 11月按年變幅:-1.2% 1至11月按年變幅:/
進口 11月按年變幅:+26.7% 1至11月按年變幅:/
出口(經季節調整後) 11月按年變幅:-0.3% 1至11月按年變幅:/
進口(經季節調整後) 11月按年變幅:+22.2% 1至11月按年變幅:/
人民幣新增貸款 11月按年變幅:2948億元 1至11月按年變幅:/
狹義貨幣供應量(M1) 11月按年變幅:+34.63% 1至11月按年變幅:/
廣義貨幣供應量(M2) 11月按年變幅:+29.74% 1至11月按年變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