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青少年濫藥問題備受關注,但中學課程缺乏藥物教育。馬會斥資3億5千萬元,推行第二期「共創成長路」──賽馬會青少年培育計劃,並新增20單元的藥物教育課程,佔總內容的三分一,期望針對青少年吸毒的誘因,加強他們的生活技能如抗逆力、判斷力及情緒管理,學懂向毒品說不。
全港一半中學參與
第一期的「共創成長路」計劃已於06至09年完成,為中一至中三學生提供共120單元的培育課程,除藥物教育外,也涉及性、反欺凌、互聯網成癮、反物質主義等題材,每年約有230多所中學參與,約佔全港中學一半。研究證實計劃令8成學生產生轉變,如戒煙、學懂處理問題。
因應社會關注青少年濫藥問題,2009至2012年的第二期計劃將為每年級學生提供60個全新單元,當中20個為藥物教育。該計劃首席研究者石丹理指,藥物教育主要是以日常生活作學習場景,透過角色扮演、遊戲、討論及分享等方式,加強學生的判斷、自決、情緒管理等能力,並鼓勵他們反思,從中學懂如何作出明智的選擇,拒絕毒品,「吸毒其實係一個選擇,要畀佢哋知道人生係有好多嘢揀,咁佢哋咪唔會吸毒。」計劃詳情可瀏覽 http://www.paths.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