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智偉 請不要侮辱明德格物 - 張靜文

呂智偉 請不要侮辱明德格物 - 張靜文

十二月七日,香港青年發展網絡召集人呂智偉在港台《左右紅藍綠》,大讚政府推出的政改方案,更批評香港部份立法會議員「如果真的明白敦仁博物、明德格物的道理,香港市民不用等待這份遲來的晚餐。」將政府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呂智偉先生,你可以發表歪理,但請不要以你的歪理來侮辱我們的校訓。
呂智偉早就以其六四言論成名:「港人開始到北京向學生派錢,便令六四事件完全變質」、「平反完六四又點樣呢?」其後他一直失蹤,今日重現人間。節目開端呂語出驚人:「最大的民主是否真正的民主?」「我們應該仿效西方?還是走出自己的一套?」圖以玩弄文字來轉移視線。
民主精神實為一普世價值和內在價值(intrinsicvalue)。西方與東方的精神到底分別在哪裏?和台灣日本南韓的東方民主精神有何分別?我們平日目睹的所謂分別,只不過是形而下或政治架構的出入,例如美國的總統制、日本的內閣制等等,民主精神卻是劃一的。我們不是要ruledbymajority(多數統治),而是追求一個人民擁有平等權利的民主制度。假如呂智偉仍然執意認為真正的民主是小圈子選舉、功能組別一類畸胎的制度,大可在政治學上自立門戶。

距離真普選仍然很遠

至於呂認為「選委由八百人增加至一千二百人已經能大為提升民意基礎;立法會六十加至七十人已經可以加強民意」,一個三百磅的男子減去了十磅,你可以說他瘦了,但不代表他真的瘦;立法會增加了十席,只是多了議席,但不代表加強了民意!一日尚有功能組別、小圈子選舉、委任特首,香港距離真民主真普選尚有二萬五千里遠:十四名功能組別議員以零票自動當選、運輸界只有公司票而司機沒有投票權。每次立法會開會不發言、不質詢、不動議,平日「三點不露」,投票趕入閘的議員都是功能組別的。請別以為港府踏出一小步就是民主號快車的一大步!
不取締功能組別更而增加五席,就如飲鴆止渴。如果我們的校友孫中山當年因晚清改革的少許讓步而屈服,放棄三民主義選擇妥協,中國會有共和嗎?如果今天你接受六十變七十,八百變千二;二○一七你都可以接受七十變八十,千二變千六……。別說七十八歲的老人要問,我們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也要問:會看到普選的一天嗎?

學生選舉都一人一票

人血不是胭脂,民主更不是用作偷換概念的上位工具。畢業自樹仁大學歷史系的呂智偉,應該很清楚何謂歷史學者應有的批判性思考、對社會的責任感和品德,但他仍不斷騎劫年輕人的名義、為建制塗脂抹粉當文宣機器,實屬香港青年之不幸。香港青年之所以對前景失去信心,是因為一小撮權貴掌握大部份市民的生計,而政府施政更為之傾斜。沒有由下而上的民主,矛盾只會不斷浮現。反抗養肥西九的高鐵、圍堵曾蔭權的利益輸送,可見年輕人不再服從「理性客觀冷靜中立協商共識」等洗腦。連大學生也可毫無門檻、一人一票選學生會,可以一人一票罷免不代表我們的會長,你能說服他們投身社會之後退而求其次嗎?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德格物的定義不只是單單追求知識的真諦和傳授,而且要對社會負責任,以彰顯人類光明皎潔的德性,歸於至善。如果所有立法會議員和呂智偉都明白明德格物的真正意義,就不會接受這無誠意、無進步的「翻叮」方案。呂智偉,不要騎劫年輕人的名義,更不要侮辱香港大學的校訓「明德格物」!

張靜文香港大學本科生三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