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閱畢林少陽兄文章,有感而發。筆者自問在技術分析下過苦功,但基本分析只是平常稀鬆,雖然早已閱畢大部份基本分析名著,但總覺得知易行難,而Vincent的文章實戰非常,士佳已將其專欄作為最佳讀物。
筆者認為,技術分析如拳(招式),基本分析就是功(內功),正是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技術分析轉眼一個買入訊號,轉眼一個賣出訊號,沒有基本分析的輔助,根本難以坐得穩。很多人以為,基本技術分析跟技術分析難以並存,其實兩者只要互相配合,便可如魚得水。
深康佳B可攻可守
士佳倒有一些旁門左道:在牛市裏面,有基本分析看好,卻無技術分析買入訊號的股票,可小注長揸;若然加上技術分析訊號叫好,則可加大注碼投資+投機。若技術分析看好,但基本分析欠奉,或者嫌估值太高者,則只可作為投機;遇上技術分析訊號叫離市,便溜之大吉。如此應用,未必可以在最低位買入,或在最高位沽出,但卻可以在最一帆風順時上車,於危機出現之初落車,技術分析與基本分析,其實缺一不可。
當然,投資H股,除了運用技術分析及基本分析,還要做國策分析。日前溫總一系列措施,包括降低汽車購置稅寬免及將個人住房轉讓稅徵免時限加長,受消息影響,昨日汽車股和內房股股價應聲下跌。相反,同日溫總再強調加大內需,家電優惠政策不改,家電股就逆市上升,其中創維數碼(751)更創出新高,可見投資內地企業,國策不可不察。
昨日,筆者收斂手中內房股,亦將汽車股悉數沽售,等待機會再買,然後加注家電股。以技術因素而言,家電股實在亮麗非常,但就基本因素而論,股價以倍數上升後,吸引力自然不及當初,投資者想下注,亦可以考慮比A股便宜近半的B股家電股,例如深康佳B(200016),便集國策、基本分析及技術分析支持於一身,可攻可守。
張士佳
華富嘉洛證券投資服務部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