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賽贏獎金 未閹可配種養馬年回報可逾倍

參賽贏獎金 未閹可配種
養馬年回報可逾倍

賽馬不僅可供賭博,亦可供投資,但投資額不輕,風險也高,不過,回報亦可以很高,所說的投資是指養馬。馬主史立德養馬8年,一匹「好先生」除了為他在競賽中獲利,由於此馬尚未閹割,日後退役,可以配種,提升馬主的投資回報。
記者:余美玉 葉嘉澄 攝影:梁鑑章

港人熱愛賽馬,部份人更視之為另類投資。馬主史立德過去8年,共養了5匹馬,一年前購入的歐洲馬「好先生」,買入價約200萬元,一年內勝出多場賽事,共贏661.7萬元,馬主佔七成,即463.2萬元,不計期間的養馬成本,短短一年回報已超過一倍。

資料匱乏選購靠彩數

史立德表示:「買馬講彩數,因馬主只能靠馬匹書面資料、光碟,及練馬師的意見決定,價錢亦是考慮因素之一。之前購買的4匹澳紐馬,表現稍遜,上年經練馬師推介歐洲馬『好先生』,算是有彩數。」這匹馬參賽10場,8場打入三甲,史立德不但已回本,還可淨袋逾200萬元。
本地賽馬總獎金由數十萬至數百萬元,國際級賽事獎金更豐厚,如本周日的「國泰航空香港國際賽」,四場比賽總獎金達6200萬元,「好先生」參加其中「香港盃」一場,該場頭馬馬主可得七成獎金,即近800萬元。
除參加比賽贏錢,未閹割的馬匹若能跑出佳績,退役後可作配種,馬主可繼續享有投資回報。現時本港1200多匹競賽馬中,只有約90匹馬為雄馬,「因未閹割的馬匹性情較暴烈,長大後又會像年輕人般想識女仔,比賽時易分心,故馬主多會『引刀一剪』。」
不過,閹馬價值只限於作賽期間,如成績彪炳的「精英大師」,退役後只可在牧場頤養天年,只有未閹割的良駒,可靠輝煌往績配種,每次收費由數萬至逾百萬元。由10歲退役起計,如馬匹壽命約20歲,馬主仍有10年投資回報期。
如何揀選具投資價值的競賽馬?史立德說,多選擇曾出賽的馬匹,原因是不用從頭訓練,此外有往績參考。由於投資風險高,故他不會下「重注」購買身價太高的馬匹,每隻預算約200萬至300萬元,「如果將1000萬元本金全投放在一匹馬上,一旦生病或受傷,引致不能出賽甚至死亡,就一鋪蝕光。」

馬匹於拍賣前試跑,吸引一眾潛在馬主到場揀選良駒。馬會提供圖片

投資風險高 不宜落重注

投資競賽馬看似回報極高,但馬主亦要冒極大風險,史立德表示,「部份馬匹難以適應香港氣候,此外生病及在比賽中扭傷均是尋常事,之前的『勁彩寶蹄』就是在比賽中跑跛了,加上馬匹表現未必長期穩定,這些都是難以預計的變數。」
他又稱,賽馬講求團隊配合,馬房的照料、練馬師的訓練,及策騎人的技術,均會影響馬匹表現。此外,飼養馬匹投資非輕,不計馬匹身價,單是選擇馬房託管愛駒,每月起碼約3萬至4萬元,參加賽事又要支付數千至數十萬元出賽費,以「好先生」為例,每年花費74萬元,平均每月6萬元。更甚是有錢亦未必可做馬主,因要成為馬主,必須是馬會會員,然後經過抽籤等程序,如史立德所言,投資競賽馬,運氣是先決條件。

「好先生」一年基本使費

每年飼養費:$48萬
每年保費:$6萬
宣佈出賽費*:$20萬
總成本:$74萬
註:*以是次香港盃為例,以上單位為元
資料來源:受訪者及香港賽馬會

「好先生」馬主史立德

明日拍賣會 平均價料達330萬

現時,大部份馬主均透過行內代理及練馬師購買馬匹,至於競賽馬大部份來自外國牧場及拍賣會,每匹馬售價由數十萬至上千萬元,視乎血統及比賽成績。經濟環境亦會影響馬匹售價,據了解,「好先生」原馬主因金融海嘯減價求售。種類方面,以澳紐馬為主,但愛爾蘭等歐洲馬種亦開始受注意。

「好爸爸」獎金回報19倍

明日本港有國際馬匹拍賣會,共有20匹未曾出賽的兩歲馬可供競投,馬會透露其成本價由112.8萬至300萬元不等,估計平均拍賣價可達330萬元。每年該拍賣會之成交價,會被視為每年經濟狀況指標之一,故亦有人視馬匹拍賣會為經濟寒暑表。
於該拍賣會售出的馬匹中,以袁仕傑於04年買入的「好爸爸」贏取獎金最多(表),達4850.7萬元,估計馬主可獲3395.5萬元,以買入價170萬元計,未扣除日常開支,回報約19倍。